基于可判别平凡向量的人脸识别
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1. 1 人脸识别技术概述 | 第6-7页 |
·人脸识别技术的研究内容 | 第7-14页 |
·人脸识别的基本过程 | 第7-8页 |
·人脸特征抽取和识别方法综述 | 第8-12页 |
·人脸识别方法的评价 | 第12-14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4页 |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子空间分析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16-30页 |
·引言 | 第16-17页 |
·主元分析(PCA) | 第17-20页 |
·线性判决分析 | 第20-26页 |
·扰动法 | 第23页 |
·降维法 | 第23-25页 |
·零空间法 | 第25-26页 |
·独立元分析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基于可判别平凡向量的人脸识别方法 | 第30-44页 |
·引言 | 第30-31页 |
·适用条件 | 第31-32页 |
·用S_W的秩空间获取可判别平凡向量 | 第32-38页 |
·改进的判决准则 | 第33页 |
·计算方法 | 第33-38页 |
·具体步骤 | 第38页 |
·用差分子空间和 GS正交化获取可判别平凡向量 | 第38-42页 |
·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具体步骤 | 第41-42页 |
·分类识别 | 第42-43页 |
·欧氏距离度量 | 第42页 |
·最近邻分类器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实验 | 第44-52页 |
·实验对象 | 第44页 |
·实验一 | 第44-45页 |
·实验二 | 第45-47页 |
·实验三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59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