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国外现状 | 第10-13页 |
·国内现状 | 第13-14页 |
·小结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 第15-17页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17页 |
第2章 成都市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概况 | 第17-27页 |
·引言 | 第17页 |
·生活垃圾的产生 | 第17页 |
·生活垃圾的收运 | 第17-20页 |
·收集方式 | 第17-18页 |
·收集方法[19] | 第18-19页 |
·收集系统 | 第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生活垃圾的处理处置 | 第20-22页 |
·卫生填埋 | 第20-21页 |
·堆肥 | 第21页 |
·焚烧 | 第21-22页 |
·回收及综合利用 | 第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收集及处理现状 | 第22-27页 |
·成都市基本概况 | 第22-23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收集现状 | 第23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9] | 第23-25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收运处理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研究 | 第27-52页 |
·概述 | 第27-33页 |
·分类收集的原则 | 第27-29页 |
·垃圾分类的目的和依据 | 第29页 |
·垃圾分类的类别划分 | 第29-33页 |
·小结 | 第33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必要性 | 第33-34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的可行性 | 第34-41页 |
·引言 | 第34-35页 |
·城市生活垃圾产量、成分的影响因素 | 第35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清运量现状统计 | 第35-37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预测分析 | 第37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成分测定 | 第37-41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成分预测 | 第41页 |
·小结 | 第41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的确立 | 第41-47页 |
·源头不分类(混合收集、集中分拣)(方案1) | 第42-43页 |
·源头粗分类(方案2) | 第43-44页 |
·源头细分类(方案3) | 第44-45页 |
·源头细分类(方案4)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页 |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公众调查 | 第47-52页 |
·调查背景 | 第47-48页 |
·期望值 | 第48-49页 |
·内容设置 | 第49页 |
·信息反馈 | 第49-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第4章 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优化 | 第52-69页 |
·引言 | 第52页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选择的影响因素 | 第52-53页 |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优化模型 | 第53-54页 |
·引言 | 第53页 |
·优化模型的选择 | 第53-54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54-62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概念[49] | 第54-55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53] | 第55-56页 |
·层次分析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56页 |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49][58] | 第56-61页 |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问题[49] | 第61-62页 |
·层次分析法在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方案优选的应用 | 第62-69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2页 |
·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第62-69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