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 第2章 电能质量理论 | 第13-25页 |
| ·电能质量的定义与分类 | 第13-14页 |
| ·电能质量的定义 | 第13页 |
| ·电能质量的分类 | 第13-14页 |
| ·电能质量国家标准 | 第14-25页 |
| ·供电电压偏差 | 第15-16页 |
| ·频率允许偏差 | 第16页 |
|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 | 第16-18页 |
| ·公用电网谐波 | 第18-21页 |
| ·电压波动和闪变 | 第21-23页 |
| ·暂时过电压和瞬态过电压 | 第23-25页 |
| 第3章 分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5-30页 |
| ·数据描述 | 第25-26页 |
| ·静态数据 | 第25页 |
| ·动态数据 | 第25-26页 |
| ·数据采集 | 第26页 |
| ·功能划分 | 第26页 |
| ·功能详述 | 第26-28页 |
| ·实时监测功能 | 第26-27页 |
| ·数据查询功能 | 第27页 |
| ·图形显示功能 | 第27页 |
| ·用户权限管理功能 | 第27页 |
| ·站点及设备管理 | 第27-28页 |
| ·报表生成功能 | 第28页 |
| ·系统硬件及软件接口 | 第28-30页 |
| ·系统硬件接口 | 第28-29页 |
| ·系统的软件接口 | 第29-30页 |
| 第4章 电能质量分析系统总体设计 | 第30-47页 |
| ·系统总体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 ·分析管理软件的开发设计 | 第31-33页 |
| ·分析管理软件的体系构造 | 第31-33页 |
| ·分析管理软件的开发环境 | 第33页 |
| ·分析管理软件的数据库选择 | 第33页 |
| ·电能质量分析管理软件设计 | 第33-35页 |
| ·电能质量数据分析查询模块 | 第34页 |
| ·电能质量报表生成模块 | 第34-35页 |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35-47页 |
| ·关系型数据库的概念 | 第35-36页 |
| ·实体(表)需求设计 | 第36页 |
| ·概念结构设计 | 第36-37页 |
| ·逻辑结构设计 | 第37-47页 |
| 第5章 电能质量分析系统的实现 | 第47-77页 |
| ·分析系统软件数据库连接 | 第47-48页 |
| ·数据结构的实现 | 第48-51页 |
| ·数据库中数据表格实例化 | 第48-49页 |
| ·数据表格在VC++中的实现 | 第49-51页 |
| ·分析系统软件的框架实现 | 第51-55页 |
| ·框架总体结构 | 第51-52页 |
| ·变电站视图类实现 | 第52-53页 |
| ·属性信息栏的实现 | 第53-54页 |
| ·分析软件框架实现 | 第54-55页 |
| ·数据查询功能的实现 | 第55-59页 |
| ·查询模块的类结构 | 第55-56页 |
| ·查询模块实测数据结果输出 | 第56-59页 |
| ·图形分析功能的实现 | 第59-67页 |
| ·图形分析模块的类结构 | 第59-61页 |
| ·图形模块实测数据图形输出 | 第61-67页 |
| ·报表分析功能实现 | 第67-77页 |
| ·报表分析模块流程 | 第67-69页 |
| ·报表分析模块的类结构 | 第69-70页 |
| ·报表模块实测数据的生成 | 第70-77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 致谢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