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对苯二甲酸(TA)及涤纶(PET)膜的生物降解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6页
   ·TA废弃物的产生及处理第11-13页
     ·TA废弃物的产生第11-12页
     ·TA废弃物的处理第12-13页
   ·PET废弃物的产生及处理第13-14页
     ·PET废弃物的产生第13-14页
     ·PET废弃物的处理第14页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第14-16页
     ·主要内容第14-15页
     ·课题意义第15-16页
第二章 理论部分第16-20页
   ·生物降解的意义第16页
   ·生物降解与生物转化的特点第16-17页
   ·微生物降解机理第17-20页
     ·有机物的微生物降解第17-18页
     ·高分子材料的微生物降解第18页
     ·微生物酶的特性及作用原理第18-20页
第三章 TA降解菌的分离与培养第20-29页
   ·引言第20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0-21页
     ·菌株来源第20页
     ·实验仪器第20-21页
     ·实验药品第21页
   ·实验方法第21-23页
     ·培养基配方第21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21-22页
     ·灭菌与消毒第22页
     ·菌株的分离与培养第22-23页
     ·菌种的培养和驯化第23页
     ·菌种的保存第23页
     ·OD测试方法第23页
   ·结果与讨论第23-28页
     ·三次驯化后培养瓶中菌株OD变化情况第23-24页
     ·温度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4-26页
     ·振荡速率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6-27页
     ·接种量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第27-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TA的生物降解研究第29-38页
   ·引言第29页
   ·实验药品与仪器第29-30页
     ·实验材料第29-30页
     ·实验仪器第30页
   ·实验方法第30-31页
     ·培养液的配方第30页
     ·降解率的测定第30-31页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菌株对TA降解第31-33页
     ·F4菌株与p.ch菌株降解TA动力学分析第33-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五章 生物粗酶液的提取及其对TA降解第38-48页
   ·引言第38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38-39页
     ·实验仪器第38-39页
     ·实验药品第39页
   ·实验方法第39-40页
     ·酶的提取第39页
     ·菌株提取酶对TA的降解第39页
     ·酶促反应动力学第39-40页
   ·结果与讨论第40-47页
     ·菌株提取酶对TA的降解第40-41页
     ·菌株提取胞外酶降解TA的动力学分析第41-46页
     ·不同菌株K_m值及V_(max)比较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PET膜生物降解初探第48-60页
   ·引言第48页
   ·实验仪器与药品第48-49页
     ·实验仪器第48-49页
     ·试验药品第49页
   ·实验方法第49-51页
     ·培养基组成第49页
     ·PET膜的制备第49-50页
     ·PET膜与涤纶纤维DSC谱图的比较第50页
     ·降解菌的培养与驯化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菌株在以DTP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情况第51-53页
     ·PET膜的降解情况第53-57页
     ·微生物降解PET膜的过程描述第57-59页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0-62页
   ·结论第60-61页
   ·展望第61-62页
参考资料第62-6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66-67页
附录第67-73页
致谢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环境成本核算体系研究
下一篇:国有商业资本退出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