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符号说明 | 第7-11页 |
| 绪论 | 第11-17页 |
| ·渗透泵的发展 | 第11-13页 |
| ·口服渗透泵片的分类 | 第13-14页 |
| ·单层芯渗透泵片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 ·本文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2 阿替洛尔单层芯渗透泵片的制备 | 第17-31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17-18页 |
| ·材料 | 第17-18页 |
| ·仪器 | 第18页 |
| ·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18-23页 |
|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18页 |
| ·辅料对含量测定的影响 | 第18-19页 |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19-20页 |
| ·精密度试验 | 第20-21页 |
| ·回收率试验 | 第21-22页 |
| ·含量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 ·释放率测定方法 | 第23页 |
| ·阿替洛尔渗透泵片的制备 | 第23-24页 |
| ·结果 | 第24-29页 |
| ·渗透压活性物质的初步选择 | 第25页 |
| ·高分子助悬剂的初步选择 | 第25-27页 |
| ·阿替洛尔单层芯渗透泵片的处方优化 | 第27-29页 |
| ·本章讨论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3 阿替洛尔单层芯渗透泵片的体外释药动力学考察 | 第31-42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31页 |
| ·材料 | 第31页 |
| ·仪器 | 第31页 |
| ·自制渗透泵片体外释药行为考察 | 第31-37页 |
| ·包衣材料中增塑剂含量对自制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1-32页 |
| ·桨转速对自制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2-34页 |
| ·释放介质对自制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4-35页 |
| ·片芯孔径对自制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5-36页 |
| ·片芯硬度对自制渗透泵片药物释放的影响 | 第36页 |
| ·渗透泵控释片与市售普通片释药曲线的比较 | 第36-37页 |
| ·初步稳定性考察 | 第37-40页 |
| ·强光试验 | 第37-38页 |
| ·高温试验 | 第38-39页 |
| ·高湿试验 | 第39-40页 |
| ·本章讨论 | 第40-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4 阿替洛尔单层芯渗透泵片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 第42-52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42-43页 |
| ·材料 | 第42页 |
| ·仪器 | 第42页 |
| ·动物 | 第42-43页 |
|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43-45页 |
|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43页 |
| ·色谱条件 | 第43页 |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43-44页 |
| ·专属性 | 第44-45页 |
| ·方法学考察 | 第45-47页 |
| ·血浆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45-46页 |
| ·日内与日间精密度 | 第46-47页 |
| ·体内药动学研究 | 第47-50页 |
| ·给药与采血方案 | 第47-48页 |
| ·试验结果 | 第48-50页 |
| ·结果处理 | 第50-51页 |
| ·药动学参数计算 | 第50-51页 |
| ·相对生物利用度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5 全文结论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