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3页 |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第13-14页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内容 | 第14-17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41页 |
2.1 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7-25页 |
2.1.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 | 第17-18页 |
2.1.2 项目的定义和基本要素 | 第18-19页 |
2.1.3 项目管理的涵义 | 第19-20页 |
2.1.4 生态工程的内涵 | 第20-21页 |
2.1.5 林业生态工程与传统造林经营的区别 | 第21页 |
2.1.6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 | 第21-24页 |
2.1.7 本论文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24-25页 |
2.2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5-34页 |
2.2.1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市场失灵”的存在 | 第25-27页 |
2.2.2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的政府投资属性 | 第27-31页 |
2.2.3 政府投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政府失灵”的存在 | 第31-34页 |
2.3 项目管理理论 | 第34-39页 |
2.3.1 项目管理是管理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学科 | 第34-36页 |
2.3.2 项目管理科学的发展历程及趋势 | 第36-38页 |
2.3.3 国际惯例市场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 第38-39页 |
2.4 参与式发展理论 | 第39-4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3 国内外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 第41-71页 |
3.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研究 | 第41-44页 |
3.1.1 美国政府投资造林项目管理模式 | 第41-43页 |
3.1.2 国外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管理带来的启示 | 第43-44页 |
3.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发展历程 | 第44-54页 |
3.2.1 林业生态工程发展阶段 | 第45-47页 |
3.2.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分析 | 第47-51页 |
3.2.3 林业生态工程营造林情况分析 | 第51-53页 |
3.2.4 现行林业生态工程管理经验 | 第53-54页 |
3.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管理模式的发展 | 第54-58页 |
3.3.1 传统造林管理模式 | 第54页 |
3.3.2 国家补助性质的工程造林管理模式 | 第54-55页 |
3.3.3 以世界银行为代表的项目管理模式 | 第55-58页 |
3.3.4 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管理模式 | 第58页 |
3.4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比较分析 | 第58-63页 |
3.4.1 项目发展周期比较 | 第59页 |
3.4.2 项目管理理念比较 | 第59-61页 |
3.4.3 项目管理过程比较 | 第61-63页 |
3.5 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研究 | 第63-66页 |
3.5.1 整合前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 | 第63-64页 |
3.5.2 整合后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的管理问题 | 第64-66页 |
3.6 林业生态工程存在管理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 第66-70页 |
3.6.1 工程参与方责任义务没有合理划分 | 第66-68页 |
3.6.2 工程没有按项目进行管理 | 第68-69页 |
3.6.3 工程建设的市场化外部运行机制没有建立 | 第69-7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4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71-83页 |
4.1 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及其在项目周期中的体现 | 第71-72页 |
4.1.1 项目管理模式的特点 | 第71-72页 |
4.1.2 项目管理模式在项目周期各时点的体现 | 第72页 |
4.2 项目管理模式的构建 | 第72-76页 |
4.2.1 项目主体的确定 | 第72-74页 |
4.2.2 项目决策体系 | 第74-75页 |
4.2.3 项目实施体系 | 第75页 |
4.2.4 项目监督评价体系 | 第75-76页 |
4.3 项目管理模式的运行机理 | 第76-82页 |
4.3.1 系统的目标管理 | 第77-78页 |
4.3.2 全面的过程管理 | 第78-80页 |
4.3.3 动态的控制管理 | 第80-8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5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实施体系 | 第83-102页 |
5.1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实施体系的构架 | 第83-84页 |
5.2 项目核心管理系统 | 第84-92页 |
5.2.1 项目组织管理系统 | 第84-85页 |
5.2.2 项目计划管理系统 | 第85-86页 |
5.2.3 项目采购管理系统 | 第86-87页 |
5.2.4 项目质量管理系统 | 第87-88页 |
5.2.5 项目资金管理系统 | 第88-92页 |
5.3 项目支持管理系统 | 第92-94页 |
5.3.1 项目技术推广与培训管理系统 | 第92-93页 |
5.3.2 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系统 | 第93页 |
5.3.3 项目信息监测管理系统 | 第93-94页 |
5.4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 | 第94-101页 |
5.4.1 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 第94-95页 |
5.4.2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特点 | 第95-96页 |
5.4.3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结构 | 第96-98页 |
5.4.4 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参考模型 | 第98页 |
5.4.5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模型 | 第98-100页 |
5.4.6 项目管理信息化系统创建方案 | 第100-10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01-102页 |
6 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综合效益计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2-124页 |
6.1 建立项目综合效益计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102-106页 |
6.1.1 项目综合效益计量原则 | 第102-103页 |
6.1.2 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的基本原则 | 第103-106页 |
6.2 项目综合效益计量评价的内容 | 第106-107页 |
6.3 项目综合效益计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107-111页 |
6.3.1 基本指标 | 第108页 |
6.3.2 分析指标 | 第108-110页 |
6.3.3 主体指标 | 第110-111页 |
6.4 项目综合效益计量评价案例 | 第111-123页 |
6.4.1 项目经济效益评价 | 第112-117页 |
6.4.2 项目生态效益评价 | 第117-122页 |
6.4.3 项目社会效益评价 | 第122-123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7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建议 | 第124-132页 |
7.1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 第124-125页 |
7.1.1 完善项目管理是林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 第124页 |
7.1.2 完善项目管理是林业适应市场化改革的客观需要 | 第124-125页 |
7.2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政策和制度建议 | 第125-131页 |
7.2.1 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制度 | 第125-126页 |
7.2.2 完善林业项目咨询市场 | 第126-127页 |
7.2.3 推行全方位的工程监理制度 | 第127-128页 |
7.2.4 实施全面的招标投标制度 | 第128-129页 |
7.2.5 建立投资项目监督评价制度 | 第129-130页 |
7.2.6 探索开放式的项目申请机制 | 第130-131页 |
7.3 本章小结 | 第131-132页 |
8 结论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32-135页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 | 第132-133页 |
8.2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142-143页 |
导师简介 | 第143-144页 |
导师简介 | 第144-145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145-146页 |
致谢 | 第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