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与反硝化污泥混合包埋脱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前言 | 第9-19页 |
·我国氮素污染现状及危害 | 第9-10页 |
·主要污水脱氮工艺 | 第10-11页 |
·固定化微生物脱氮技术 | 第11-15页 |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 第11-12页 |
·固定化微生物原理及方法 | 第12-13页 |
·包埋脱氮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生物脱氮理论 | 第15-19页 |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 | 第15-16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技术 | 第16-19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9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19-23页 |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实验设计 | 第20-22页 |
·反硝化污泥的驯化和培养 | 第20页 |
·包埋颗粒的制备 | 第20-21页 |
·实验装置 | 第21页 |
·最佳包埋条件的确定 | 第21-22页 |
·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 | 第22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 | 第22页 |
·实验指标测定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23-44页 |
·反硝化污泥的驯化和培养 | 第23-24页 |
·最佳包埋条件的确定 | 第24-26页 |
·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 | 第26-33页 |
·一个典型周期内各氮素的变化 | 第26-28页 |
·温度对全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 第28-30页 |
·pH值对全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DO浓度对全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 | 第33-41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实现 | 第33-35页 |
·进水COD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 第35-37页 |
·温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 第37-38页 |
·DO浓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 第38-40页 |
·pH值对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影响 | 第40-41页 |
·包埋颗粒破碎后出水各氮素的变化 | 第41页 |
·全程与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比较 | 第41-44页 |
·总氮浓度的变化 | 第41-42页 |
·"三氮"浓度的变化 | 第42-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5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45-46页 |
·包埋所用材料和方法的研究 | 第45页 |
·包埋脱氮技术的机理研究 | 第45页 |
·相应反应器方面的研究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