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问题与民法的生态化研究
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9页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二、本论题的研究状况 | 第14-17页 |
三、研究范围和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环境问题与民法的关系 | 第19-28页 |
一、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 | 第19-22页 |
(一) 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 | 第19-20页 |
(二) 传统生存方式的缺陷 | 第20页 |
(三) 自由经济制度的弊端 | 第20-21页 |
(四) 解决环境问题中的“政府失灵” | 第21-22页 |
二、环境问题对民法的挑战 | 第22-24页 |
三、可持续发展观与民法的变革 | 第24-28页 |
第三章 民法的生态化拓展 | 第28-53页 |
一、民事主体范围的扩大 | 第28-32页 |
(一) 将未来世代人视为民事主体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28-30页 |
(二) 承认动物有限的法律主体地位 | 第30-32页 |
二、物权法的生态化拓展 | 第32-38页 |
(一) 物与环境概念的比较与价值衡量 | 第32-34页 |
(二) 物权客体范围的扩张 | 第34-35页 |
(三) 物权法律关系内容的生态化 | 第35-36页 |
(四) 物权种类的生态化 | 第36-38页 |
三、人格权法的生态化拓展 | 第38-44页 |
(一) 环境人格权确立的必要性 | 第39-40页 |
(二) 环境人格权确立的可能性 | 第40-41页 |
(三) 环境人格权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41-43页 |
(四) 在民法典中设置环境人格权的具体设想 | 第43-44页 |
四、侵权行为法的生态化拓展 | 第44-49页 |
(一) 环境侵权的本质与特征 | 第44-47页 |
(二) 侵权行为法生态化拓展的几点思考 | 第47-49页 |
五、民法基本原则的生态化扩充 | 第49-53页 |
(一) 政策性原则与民法的生态化 | 第50-51页 |
(二) 公理性原则与民法的生态化 | 第51-5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