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1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4页 |
·课题来源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2 城市人居环境的发展及其问题 | 第14-26页 |
·人居环境概述 | 第14-15页 |
·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研究和实践 | 第15-18页 |
·国外人居环境理论的研究 | 第15-17页 |
·国外人居环境建设的成就 | 第17-18页 |
·国内人居环境的研究和实践 | 第18-21页 |
·国内人居环境理论的研究 | 第18-20页 |
·国内人居环境的建设和成就 | 第20-21页 |
·城市人居环境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 第21-26页 |
·城市人居环境问题的产生 | 第21页 |
·城市的主要环境问题 | 第21-26页 |
3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管理系统研究 | 第26-66页 |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概念 | 第26页 |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页 |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的意义 | 第26页 |
·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第26-35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程序 | 第35-36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第36-46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原则 | 第36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指标体系的建构 | 第36-39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 第39-40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选择 | 第40-45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确立 | 第45-46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管理系统研究 | 第46-66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模式 | 第46-48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 | 第48-53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权值研究 | 第53-57页 |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管理系统(UHSEQAMS)的开发 | 第57-66页 |
4 渝北城区人居环境建设现状及评价 | 第66-76页 |
·渝北城区基本概况 | 第66-68页 |
·自然地理 | 第66-67页 |
·社会经济 | 第67-68页 |
·渝北城区人居环境建设进展 | 第68页 |
·UHSEQAMS在渝北城区人居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第68-76页 |
·渝北城区社会经济环境评价 | 第69页 |
·渝北城区自然生态环境评价 | 第69-70页 |
·渝北城区公共设施建设评价 | 第70-71页 |
·渝北城区环境资源保护评价 | 第71-72页 |
·渝北城区环境管理能力评价 | 第72-73页 |
·渝北城区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 第73-76页 |
5 渝北城区人居环境创建模式研究 | 第76-120页 |
·研究内容范围 | 第76页 |
·渝北城区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模式研究 | 第76-89页 |
·城市水资源及其特点 | 第77-78页 |
·渝北城区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 | 第78-81页 |
·渝北城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81页 |
·水资源利用及保护基本原则 | 第81-82页 |
·渝北城区水资源利用及保护模式 | 第82-89页 |
·渝北城区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 | 第89-106页 |
·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 第89页 |
·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途径分析 | 第89-91页 |
·渝北城区垃圾现状分析 | 第91-93页 |
·渝北城区生活垃圾产量预测 | 第93-95页 |
·渝北城区垃圾资源化利用的基本原则 | 第95页 |
·渝北城区垃圾资源化利用模式 | 第95-106页 |
·渝北城区生态园林建设模式研究 | 第106-120页 |
·生态园林建设与人居环境的关系 | 第106页 |
·渝北城区生态因子辨识 | 第106-109页 |
·渝北城区园林绿化特点 | 第109-111页 |
·生态园林的生态学基础 | 第111-113页 |
·生态园林的构建原则 | 第113-114页 |
·渝北城区生态园林建设模式 | 第114-120页 |
6 结论及建议 | 第120-122页 |
·结论 | 第120-121页 |
·建议 | 第121-122页 |
致谢 | 第122-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0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130-132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132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