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含义、构成要素和功能 | 第12-25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含义及合力的模式 | 第12-18页 |
1、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含义及构成要素 | 第12-15页 |
2、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含义及合力的模式分析 | 第15-18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含义及层次结构分析 | 第18-22页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含义 | 第18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层次结构分析 | 第18-22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功能 | 第22-25页 |
1、导向功能 | 第22-23页 |
2、渗透功能 | 第23-24页 |
3、激励功能 | 第24-25页 |
4、约束功能 | 第25页 |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发挥作用的现状分析 | 第25-38页 |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发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第25-27页 |
1、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的发挥 | 第26页 |
2、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在合力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 | 第26页 |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改革对合力的发挥产生明显效果 | 第26-27页 |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存在的问题 | 第27-32页 |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合力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28页 |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合力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第28-30页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体在合力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合力发挥中存在的问题 | 第31-32页 |
(三)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2-38页 |
1、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重视不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未能很好形成 | 第32-33页 |
2、高校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思想素质不过硬 | 第33-35页 |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较慢,课时安排和考核办法不太合理 | 第35-36页 |
4、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和重视度不够,学习热情不高,功利思想较重 | 第36-37页 |
5、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时俱进不够,时代性、艺术性不强 | 第37-38页 |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合力增强的措施 | 第38-60页 |
(一) 完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系统,形成强大合力 | 第38-46页 |
1、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系统的模式图 | 第39-40页 |
2、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系统的合力效应 | 第40-46页 |
(二) 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形成合力 | 第46-49页 |
1、提高高校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 第46-49页 |
2、提高高校兼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 | 第49页 |
3、创造条件,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考核、激励机制 | 第49页 |
(三) 拓展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 第49-53页 |
1、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 第50页 |
2、加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 第50-52页 |
3、加强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 第52-53页 |
(四)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增强合力的效果 | 第53-56页 |
1、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课程育人的目标 | 第53-55页 |
2、改革教育教学方法,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发挥育人作用 | 第55-56页 |
(五) 建构文明健康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形成合力发挥作用的良好氛围 | 第56-60页 |
1、优化社会大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 | 第56-57页 |
2、利用社区环境有利因素,规范校园周边环境的各项活动,发挥合力效应 | 第57页 |
3、创造良好的学校教育氛围,促进思想政治素质的内化 | 第57-60页 |
结束语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