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9页 |
1 油菜的营养特性及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 第10页 |
2 磷素的生产意义和地球磷供应的资源危机 | 第10-11页 |
3 土壤磷素状况和酸性土壤的磷素特点 | 第11-13页 |
·土壤的磷素状况 | 第11-12页 |
·酸性土壤的无机磷素特点及有效性 | 第12-13页 |
4 磷的生物有效性 | 第13-14页 |
·土壤磷素的"遗传学缺乏" | 第13页 |
·磷的生物有效性的意义 | 第13-14页 |
·植物磷效率的基因型差异 | 第14页 |
5 根际和根际磷生物有效性 | 第14-18页 |
·植物对低磷的胁迫性反应 | 第14-15页 |
·根际和植物对根际微区的作用 | 第15页 |
·根际磷的生物有效性 | 第15-18页 |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的活化 | 第16-17页 |
·酸性磷酸酶对对磷的活化作用 | 第17-18页 |
6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和本文研究目的 | 第18-19页 |
第一章 油菜种植压青对酸性土壤无机磷变化及花生生长的影响 | 第19-3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19-22页 |
·供试作物 | 第19页 |
·试验地点和供试土壤 | 第19-20页 |
·试验设计方法 | 第20-21页 |
·试验流程 | 第21页 |
·土样采集时期与方法 | 第21页 |
·测定、记载项目和分析方法 | 第21-22页 |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33页 |
·施肥对油菜生长的影响 | 第22-23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花生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24-26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 | 第26-33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Al-P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27-28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Fe-P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O-P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29-30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Ca-P含量变化的影响 | 第30-31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无机磷总量变化的影响 | 第31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各形态无机磷在土壤中组成变化的影响 | 第31-3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33-35页 |
·油菜种植压青可以极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的含量 | 第33页 |
·油菜种植压青对土壤无机磷变化的影响 | 第33-34页 |
·油菜种植为绿肥能极显著地提高花生产量 | 第34-35页 |
第二章 油菜对两种难溶性磷的利用及其生理变化 | 第35-44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8页 |
·供试材料 | 第35页 |
·试验设计方案 | 第35-36页 |
·试验流程 | 第36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6-38页 |
·植物生长量和含磷量测定 | 第37页 |
·植物体内APase活性测定和有机酸总量测定 | 第37页 |
·植物根系有机酸分泌量的测定 | 第37-3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8-41页 |
·不同磷条件对油菜生长量、含磷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第38-39页 |
·对全株生长量、含磷量的影响 | 第39页 |
·对根冠比的影响 | 第39页 |
·不同磷条件对油菜地下部分APase的活性的影响 | 第39-40页 |
·不同磷条件对油菜体内有机酸含量和根系分泌有机酸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1-44页 |
·油菜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 | 第41-42页 |
·油菜对磷酸铁、磷酸铝的利用能力 | 第42-43页 |
·磷胁迫下油菜的反应与磷水平、磷形态的关系 | 第43-44页 |
第三章 油菜根系对根际微区土壤不同形态无机磷的影响 | 第44-50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44-46页 |
·供试材料 | 第44-45页 |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根际微环境的模拟培育方法--根垫法 | 第45页 |
·植株收获和土壤冰冻切片 | 第45页 |
·分析测定方法 | 第45-4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6-48页 |
·距离根表面不同距离无机磷含量的变化情况 | 第46-48页 |
·土壤Al-P含量的变化 | 第47页 |
·土壤Fe-P含量的变化 | 第47页 |
·土壤O-P含量的变化 | 第47页 |
·土壤Ca-P的变化 | 第47页 |
·土壤无机磷总量的变化 | 第47-48页 |
·不同形态无机磷对油菜的有效性 | 第48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48-50页 |
·油菜对根表面土壤的影响范围 | 第48页 |
·不同形态无机磷对油菜的有效性 | 第48页 |
·油菜根系的作用对A、B层土壤的影响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彩图)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