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绿洲景观格局与动态及荒漠化成因分析
1 引言 | 第1-10页 |
·干旱区绿洲景观生态学研究 | 第8-9页 |
·民勤绿洲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0-16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0-14页 |
·地理位置 | 第10页 |
·地貌 | 第10-11页 |
·气候 | 第11页 |
·水文 | 第11-12页 |
·土壤 | 第12-13页 |
·植被 | 第13-14页 |
·社会经济 | 第14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主要数据来源 | 第14-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3 民勤绿洲景观分类与制图 | 第16-19页 |
·景观分类系统的建立 | 第16-17页 |
·遥感影像的监督分类 | 第17-18页 |
·景观制图 | 第18-19页 |
4 民勤绿洲景观格局与动态分析 | 第19-33页 |
·景观格局分析 | 第19-28页 |
·景观格局分析方法 | 第19页 |
·景观指数的选择 | 第19-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8页 |
·景观动态分析 | 第28-33页 |
·景观要素变化趋势 | 第28-30页 |
·景观要素的相互转化 | 第30-33页 |
5 民勤绿洲荒漠化成因分析 | 第33-42页 |
·潜在自然因素 | 第33-35页 |
·地理位置特殊 | 第33页 |
·气候条件恶劣 | 第33-35页 |
·人为因素 | 第35-39页 |
·人口增长过快 | 第35-36页 |
·用水机制不健全 | 第36-37页 |
·过度开垦 | 第37-38页 |
·过度放牧 | 第38页 |
·滥樵滥采 | 第38-39页 |
·荒漠化防治对策建议 | 第39-42页 |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维持人口基本稳定 | 第39页 |
·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 第39-40页 |
·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退耕还林还草工作 | 第40页 |
·建设和完善绿洲防护林体系 | 第40页 |
·利用生物措施改良盐碱地 | 第40页 |
·健全和完善防治荒漠化的法律和法规 | 第40-42页 |
6 结论和讨论 | 第42-45页 |
·结论 | 第42-43页 |
·景观分类与制图 | 第42页 |
·民勤绿洲景观格局分析及变化分析 | 第42页 |
·民勤绿洲景观动态 | 第42-43页 |
·民勤绿洲荒漠化成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建议 | 第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0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51页 |
作者简历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 | 第53-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