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1 会计确认概述 | 第11-24页 |
·会计确认的概念 | 第11-14页 |
·会计确认的相关概念 | 第14-18页 |
·会计确认在概念框架中的地位及其作用 | 第18-22页 |
·会计概念框架综述 | 第18-20页 |
·会计确认在会计理论框架中的层次 | 第20-22页 |
·会计确认在会计信息系统中的地位 | 第22-24页 |
2 会计要素确认的标准 | 第24-35页 |
·相关国际文献综述 | 第24-30页 |
·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权威论述 | 第24-25页 |
·会计要素确认的基本标准 | 第25-27页 |
·会计要素确认的具体标准 | 第27-28页 |
·关于会计要素确认标准的总结 | 第28-30页 |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确认标准 | 第30-35页 |
·我国企业的特殊性 | 第30-31页 |
·企业责任界限不清导致中西方确认标准实质上的不一致 | 第31-33页 |
·企业定位不同导致中西方确认标准实质上的不一致 | 第33-35页 |
3 会计确认的基础 | 第35-45页 |
·收付实现制及其优缺点 | 第35-36页 |
·权责发生制及其优缺点 | 第36-39页 |
·权责发生制的内涵 | 第36-38页 |
·权责发生制的优点和缺点 | 第38-39页 |
·现金流动制及其优缺点 | 第39-42页 |
·现金流动制的内涵 | 第40-41页 |
·现金流动制的优点和缺点 | 第41-42页 |
·三种确认基础的关系 | 第42-43页 |
·三种确认基础的关系 | 第42页 |
·三种确认基础所适用的会计环境 | 第42-43页 |
·会计确认基础的未来发展趋势 | 第43-45页 |
4 新兴的会计事项对传统会计确认的冲击及其解决 | 第45-57页 |
·新兴的会计事项对会计确认模式的冲击 | 第45-52页 |
·人力资源确认对会计确认模式的冲击 | 第45-47页 |
·自创无形资产确认对确认模式的冲击 | 第47-49页 |
·衍生金融工具确认对确认模式的冲击 | 第49-52页 |
·对新兴会计事项确认问题的认识 | 第52-55页 |
·会计确认的未来发展方向 | 第55-57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后记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