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 第8-11页 |
·物质流分析法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及其理论依据 | 第13-18页 |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概念 | 第13页 |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特点 | 第13-14页 |
·理论依据 | 第14-18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5页 |
·生态安全理论 | 第15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15-16页 |
·景观生态学论 | 第16页 |
·物质流分析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1页 |
·苏州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19页 |
·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 第19-20页 |
·人口及人民生活 | 第19页 |
·国民经济 | 第19-20页 |
·生态环境状况 | 第20-21页 |
第四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第21-32页 |
·研究数据 | 第2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 | 第21-25页 |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 | 第21-23页 |
·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指标 | 第23-25页 |
·土地利用变化与物质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 第25-27页 |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 第27-32页 |
·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 | 第27-28页 |
·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28-30页 |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 | 第30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和评价模型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2-50页 |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第32-40页 |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 | 第35-39页 |
·变化率、变化贡献率和变化强度指数分析 | 第39-40页 |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 | 第40页 |
·土地利用变化与物质流相关性 | 第40-42页 |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 | 第42-48页 |
·指标权重的确立 | 第42-43页 |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第43-48页 |
·提高苏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 | 第48-50页 |
·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及综合治理“三废”,改善土地生态环境 | 第48页 |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 | 第48-49页 |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土地生态保护宣传 | 第49页 |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展望 | 第51-52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个人简介 | 第57-58页 |
鸣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