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论文--生物评价、生态评价论文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以苏州市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3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研究现状第8-11页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研究第8-11页
     ·物质流分析法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第11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第11-12页
   ·技术路线第12-13页
第二章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及其理论依据第13-18页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概念第13页
   ·土地利用生态安全的特点第13-14页
   ·理论依据第14-18页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5页
     ·生态安全理论第15页
     ·人地关系理论第15-16页
     ·景观生态学论第16页
     ·物质流分析理论第16-18页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1页
   ·苏州市土地利用现状第19页
   ·苏州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第19-20页
     ·人口及人民生活第19页
     ·国民经济第19-20页
   ·生态环境状况第20-21页
第四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第21-32页
   ·研究数据第21页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方法第21-25页
     ·土地利用分类方法第21-23页
     ·土地利用变化评价指标第23-25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物质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第25-27页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第27-32页
     ·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框架第27-28页
     ·评价指标的确定第28-30页
     ·评价指标标准化处理第30页
     ·评价指标权重确立和评价模型第30-32页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第32-50页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第32-40页
     ·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分析第35-39页
     ·变化率、变化贡献率和变化强度指数分析第39-40页
     ·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分析第40页
   ·土地利用变化与物质流相关性第40-42页
   ·基于物质流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安全评价第42-48页
     ·指标权重的确立第42-43页
     ·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第43-48页
   ·提高苏州市土地利用生态安全水平的对策第48-50页
     ·提高物质利用效率及综合治理“三废”,改善土地生态环境第48页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方式第48-49页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积极开展土地生态保护宣传第49页
     ·建立健全土地利用生态安全保护的法律体系第49-5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0-53页
   ·结论第50-51页
     ·展望第51-52页
   ·研究创新点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7页
个人简介第57-58页
鸣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复合功能树脂的合成及在酞酸单酯类水体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火电氮氧化物排放因子及排放总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