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大气科学(气象学)论文--天气预报论文--主要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预报论文--雷暴预报论文

南京地区基于对流参数的雷暴潜势预报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13页
     ·强对流指数的研究第10-11页
     ·利用强对流指数分析层结特征第11页
     ·利用强对流指数建立相应的统计关系第11-12页
     ·高时空分辨的数据对雷暴的预报第12-13页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第二章 单站雷暴活动强度的潜势预报第14-24页
   ·资料选取及处理第14-18页
     ·地闪定位资料第14-15页
     ·探空资料第15-18页
       ·南京地区层结特征分析第15-17页
       ·对流参数的选取第17-18页
   ·Bayes分类法第18-20页
     ·Bayes分类法介绍第18-19页
     ·Bayes预报模型建立第19页
     ·预报模型检验第19-20页
   ·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法第20-22页
     ·Logistic回归分析法原理第20页
     ·Logistic预报模型建立第20-21页
     ·预报模型检验第21-22页
   ·两种预报模型的对比分析第22页
   ·影响雷暴活动强度的对流参数分析第22-23页
   ·结论和讨论第23-24页
第三章 区域雷暴的潜势预报研究第24-48页
   ·数据选取及处理第24-25页
   ·预报因子的选取及分析第25-36页
     ·条件性稳定度参数第27-29页
     ·热力参数第29-35页
     ·综合参数第35-36页
     ·雷暴活动与各因子的关系分析第36页
   ·Logistic雷暴预报模型的建立第36-38页
   ·检验区域雷暴预报模型第38-39页
   ·对流参数对雷暴强度的预报研究第39-45页
     ·对流参数在不同雷暴强度下的分布第39-44页
       ·条件性稳定度参数第40-41页
       ·热力参数第41-42页
       ·能量参数和综合指标第42-44页
     ·多对流参数与雷暴活动强度综合性分析第44-45页
   ·对流参数与雷暴活动的讨论分析第45-46页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四章 雷暴天气个例分析第48-59页
   ·天气系统背景第48-51页
     ·环流背景分析第48-49页
     ·南京站的大气层结稳定度分析第49-51页
   ·南京地区雷暴强度的潜势预报模型的验证第51-53页
   ·江苏省地区区域雷暴潜势预报模型的验证第53-58页
     ·对可能发生雷暴的区域进行预报第54-57页
     ·根据对流参数分析雷暴活动的强度第57-58页
   ·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结论第59-62页
   ·主要结论第59-60页
   ·创新点第60页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作者简介及攻读期成果第67-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毫米波多普勒雷达RHI退速度模糊研究
下一篇:基于卫星资料的闪电、NOx及O3时空分布特征及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