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化学论文--环境污染化学论文--土壤污染化学论文

长期施肥对红壤不同来源有机碳组分及周转的影响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9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2-14页
     ·土壤有机碳的周转第12-13页
     ·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因素第13-14页
   ·土壤有机碳的分组技术第14页
   ·δ13C 方法在土壤有机碳研究中应用第14-18页
     ·应用δ13C 方法研究的原理及其公式第14-15页
     ·影响土壤有机质δ13C 值的因素第15-17页
     ·δ13C 方法的应用第17-18页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第19-23页
   ·材料和方法第19-21页
     ·供试材料及其试验点的情况第19-20页
     ·土壤的采集和预处理第20页
     ·测定方法第20-21页
     ·数据分析第21页
   ·计算公式第21-23页
     ·土壤固碳量估算第21页
     ·土壤碳投入的估算第21-22页
     ·CO2排放速率计算方法第22页
     ·15N 利用效率计算方法第22-23页
第三章 长期施肥对红壤有机碳及其颗粒组分的影响第23-32页
   ·材料和方法第24页
     ·供试土壤第24页
     ·测定方法第24页
     ·计算方法第24页
   ·结果和分析第24-30页
     ·长期施肥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第24-25页
     ·长期施肥对红壤不同颗粒组分中有机碳影响第25-28页
     ·长期施肥模式对系统碳投入的影响第28页
     ·长期施肥对土壤有机碳固定量及其不同组分碳储量的影响第28-30页
   ·讨论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长期施肥对红壤有机碳周转和来源的影响第32-37页
   ·材料和方法第32页
     ·供试土壤第32页
     ·δ13C 测定第32页
   ·结果和讨论第32-36页
     ·长期施肥对土壤总有机碳周转影响第32-35页
     ·长期施肥对土壤不同组分周转影响第35-36页
   ·小结第36-37页
第五章 添加有机物料后有机碳矿化特征及在不同组分中的去向和分配第37-49页
   ·材料和方法第37-38页
     ·供试材料第37页
     ·实验设计第37页
     ·分析方法和测定项目第37-38页
   ·结果分析第38-46页
     ·土壤碳矿化特征第38-42页
     ·添加有机物后碳氮的去向和分配第42-46页
   ·讨论第46-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第49-50页
   ·结论第49页
   ·研究创新点第49页
   ·研究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致谢第56-57页
作者简历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梯度扩散薄膜技术研究甘蔗田土壤中镉的生物有效性
下一篇:天津地区规模猪场污水处理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