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5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简介 | 第11-18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 第11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 第11-15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的组成 | 第15-16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特点 | 第16-17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功能 | 第17-18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选煤厂设计及技术管理中的应用 | 第18-24页 |
·CAD在选煤厂设计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CAD在选煤厂管理中的应用 | 第21-22页 |
·选煤厂设计与管理中CAD的不足及针对CAD的发展趋势对未来的展望 | 第22-24页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软件选型及总体结构 | 第25-34页 |
·软件选型 | 第25-26页 |
·软件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25页 |
·Visual Basic 6.0简介 | 第25-26页 |
·选煤工艺流程智能设计软件结构 | 第26-34页 |
·原煤筛分浮沉资料整理及计算窗体 | 第29-30页 |
·绘制可选性曲线窗体 | 第30-31页 |
·设备联系图绘制窗体 | 第31-32页 |
·计算机自动识别后转换成的工艺流程图窗体 | 第32-33页 |
·工艺设备的设备选型窗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设备图库的建立及设备控件的操作 | 第34-49页 |
·设备图库的建立 | 第34-44页 |
·ActiveX控件的创建 | 第34页 |
·设备控件的建立 | 第34-44页 |
·设备控件具体操作的实现 | 第44-48页 |
·线条颜色的设置 | 第45-46页 |
·设备控件移动、删除的实现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软件的可视化设计与自动识别的实现 | 第49-68页 |
·绘图区的设置 | 第49-50页 |
·设备的显示 | 第50-55页 |
·浮动按钮的实现 | 第51页 |
·设备的加载 | 第51-55页 |
·设备间连线、设备联系图的绘制 | 第55-62页 |
·箭头的绘制 | 第55-58页 |
·设备间连线规则 | 第58-61页 |
·设备间连线、完成设备联系图的绘制 | 第61-62页 |
·计算机自动识别的实现 | 第62-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选煤设备的单元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68-97页 |
·模块 | 第68-69页 |
·窗体模块 | 第68-69页 |
·标准模块 | 第69页 |
·类模块 | 第69页 |
·设备单元参数设置模块 | 第69-74页 |
·设备单元计算模块的建立 | 第74-87页 |
·设备单元计算方法分述 | 第75-86页 |
·设备单元计算模块的实现 | 第86-87页 |
·设备的选型计算模块的建立 | 第87-95页 |
·设备的选型计算中包括的设备 | 第88-90页 |
·工艺设备的选型计算的实现 | 第90-92页 |
·设备的选型计算中帮助文件的制作 | 第92-95页 |
·小结 | 第95-97页 |
第六章 选煤工艺流程计算的算法选择与实现 | 第97-119页 |
·选煤工艺流程的特点分析 | 第97-100页 |
·选煤工艺流程图 | 第97-98页 |
·系统结构分析 | 第98-99页 |
·选煤工艺流程的特点 | 第99-100页 |
·选煤流程计算的算法选择与实现 | 第100-116页 |
·选煤流程系统的结构模型的选择 | 第100-104页 |
·选煤工艺流程系统模拟的求解方法的选择与实现 | 第104-116页 |
·实例 | 第116-118页 |
·入料信息 | 第116-117页 |
·计算结果 | 第117-118页 |
·小结 | 第118-119页 |
第七章 流程模拟 | 第119-128页 |
·处理能力 | 第119页 |
·设备联系图 | 第119-120页 |
·流程中设计到的设备参数及参数值 | 第120-124页 |
·跳汰机 | 第120页 |
·分级脱水筛 | 第120-121页 |
·斗子捞坑 | 第121页 |
·脱泥筛 | 第121-122页 |
·浮选机 | 第122-123页 |
·离心机 | 第123页 |
·过滤机 | 第123-124页 |
·压滤机 | 第124页 |
·跳汰主选后得到的产品平衡表 | 第124-125页 |
·计算机自动识别后转换成相应的工艺流程图 | 第125页 |
·数质量指标的标注 | 第125-126页 |
·小结 | 第126-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参考文献 | 第130-134页 |
致谢 | 第134-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