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1.1 普通小麦远缘杂交概况 | 第11页 |
§1.2 普通小麦和大麦远缘杂交研究 | 第11-17页 |
·小麦和大麦杂交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小麦和大麦杂交不易交配的原因 | 第14-17页 |
·小麦和大麦杂交的不亲和性 | 第14-15页 |
1.小麦和大麦亲本间不亲和 | 第15页 |
2.受精不正常 | 第15页 |
3.遗传上的差异 | 第15页 |
·小麦和大麦远缘杂交困难的克服方法 | 第15-17页 |
1.选用适宜的亲本 | 第15页 |
2.注意正反交 | 第15-16页 |
3.对柱头进行处理 | 第16页 |
4.混合授粉 | 第16页 |
5.重复授远缘父本花粉 | 第16页 |
6.通过桥梁亲本杂交 | 第16页 |
7.理化因素处理 | 第16-17页 |
·小麦和大麦杂种夭亡和不育性的克服 | 第17页 |
§1.3 大麦和小麦杂交杂种回交后代材料细胞遗传学研究 | 第17-19页 |
·杂种F1细胞遗传学 | 第17-18页 |
·杂种回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 | 第18-19页 |
§1.4 小大麦杂种后代中间材料的鉴定 | 第19-21页 |
·小大麦杂种后代中间材料的形态学特征 | 第19-20页 |
·小大麦杂交后代中间材料的细胞学鉴定 | 第20-21页 |
§1.5 小大麦杂种后代材料的利用 | 第21页 |
§1.6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大麦杂种后代异附加系细胞遗传学研究 | 第22-26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2页 |
·材料 | 第22页 |
·方法 | 第22页 |
§2.2 结果和分析 | 第22-24页 |
·异附加系的细胞学鉴定及其农艺性状表现 | 第22-23页 |
·异附加系染色体在自交世代的分离 | 第23-24页 |
§2.3 讨论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小麦缺体X小大麦异附加系培育小大麦异代换系 | 第26-29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26页 |
·材料 | 第26页 |
·方法 | 第26页 |
§3.2 结果和分析 | 第26-27页 |
·二体附加系的鉴定 | 第26页 |
·缺体和二体附加系杂交 | 第26页 |
·杂种F1与二体异附加系回交选育异代换系 | 第26-27页 |
·异代换系的测交鉴定 | 第27页 |
§3.3 讨论 | 第27-29页 |
第四章 小大麦杂种后代中间材料的形状选择和利用 | 第29-33页 |
§4.1 材料和方法 | 第29页 |
·材料 | 第29页 |
·方法 | 第29页 |
§4.2 结果和分析 | 第29-33页 |
·小大麦杂种回交后代的性状分离和选择 | 第29-30页 |
·利用优良类型定向培育小大麦新品系 | 第30-33页 |
结论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个人简介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