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中草药制剂的生产论文

白术挥发油有效成分提取及氧化动力学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8页
 1.1 白术的药理作用第10-12页
  1.1.1 利尿作用第10页
  1.1.2 抗肿瘤作用第10页
  1.1.3 抗衰老作用第10-11页
  1.1.4 调节腹膜孔开放第11页
  1.1.5 免疫调节作用第11页
  1.1.6 对肠胃运动的影响第11页
  1.1.7 对实验性胃溃疡的预防作用第11-12页
 1.2 白术的化学成分第12-13页
  1.2.1 挥发油第12页
  1.2.2 多糖第12页
  1.2.3 其他第12-13页
 1.3 白术的炮制第13-15页
  1.3.1 炮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3.2 炮制的理论基础第14-15页
 1.4 白术的质量检测研究第15-17页
  1.4.1 薄层色谱法(TLC)第15页
  1.4.2 紫外分光光度法(UV)第15页
  1.4.3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第15-16页
  1.4.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第16-17页
 1.5 选题思路和研究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白术挥发油的分析与部分成分的分离第18-36页
 2.1 各种提取方法对白术有效成分提取效率的影响第19-25页
  2.1.1 仪器与材料第19页
  2.1.2 GC/MS分析条件第19页
  2.1.3 样品制备第19-20页
  2.1.4 结果第20-24页
  2.1.5 讨论第24-25页
 2.2 苍术酮提取工艺的研究第25-29页
  2.2.1 苍术酮的分离第25页
  2.2.2 气相色谱条件第25-26页
  2.2.3 提取溶剂的选择第26页
  2.2.4 提取方法的选择第26-27页
  2.2.5 正交实验第27-29页
  2.2.6 结论第29页
 2.3 白术内酯Ⅲ提取工艺的研究第29-36页
  2.3.1 实验材料第29页
  2.3.2 样品制备第29-30页
  2.3.3 分析条件第30页
  2.3.4 白术内酯Ⅲ的TLC鉴别第30-32页
  2.3.5 正交设计第32-34页
  2.3.6 精密度考察第34页
  2.3.7 重现性实验第34页
  2.3.8 回收率实验第34-35页
  2.3.9 结论第35-36页
第三章 白术挥发油的超临界提取分离工艺优化第36-53页
 3.1 通过加入改性剂提取并同步分离白术挥发油第38-46页
  3.1.1 实验部分第38-41页
  3.1.2 实验结果第41-44页
  3.1.3 讨论第44-46页
 3.2 改变温度、压力以提取并同步分离白术挥发油第46-52页
  3.2.1 实验部分第47-48页
  3.2.2 实验结果第48-51页
  3.2.3 讨论第51-52页
 3.3 结论第52-53页
第四章 白术挥发油中苍术酮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第53-67页
 4.1 苍术酮单体氧化动力学研究第54-61页
  4.1.1 实验部分第54-56页
  4.1.2 实验结果第56-61页
 4.2 苍术酮在原药材中的氧化动力学研究第61-65页
  4.2.1 实验部分第61-62页
  4.2.2 实验结果第62-65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5-67页
第五章 结论第67-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附录Ⅰ 所用仪器设备列表第77-78页
附录Ⅱ 英文缩略语表第78-79页
附录Ⅲ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快强激光系统若干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苹果蠹蛾性信息素的合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