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3-15页 |
| ·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 | 第13-14页 |
| ·课题研究的项目背景 | 第14-15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5-16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 ·论文的组织结构形式 | 第17-19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二章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 | 第21-62页 |
| ·复合材料孔隙率检测的基本知识 | 第21-24页 |
| ·复合材料简介 | 第21-22页 |
| ·复合材料缺陷与孔隙率定义 | 第22-24页 |
| ·复合材料孔隙率测试方法 | 第24-28页 |
| ·复合材料孔隙率测试方法 | 第24-25页 |
| ·复合材料孔隙率超声测试 | 第25-28页 |
| ·孔隙率超声无损检测研究的现状 | 第28-31页 |
| ·孔隙率超声检测理论方面的研究 | 第28-29页 |
| ·孔隙率超声检测经验或实测公式 | 第29-31页 |
|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形态与分布 | 第31-38页 |
| ·复合材料孔隙率实验测试 | 第31-33页 |
| ·孔隙形态观察 | 第33-35页 |
| ·孔隙形态与分布统计特征 | 第35-38页 |
| ·孔隙含量与形态分布对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 第38页 |
| ·基于时域幅值分析的孔隙率超声衰减测试 | 第38-52页 |
| ·超声波衰减的基本理论 | 第38-40页 |
| ·超声波衰减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1页 |
| ·孔隙率超声衰减测试理论建模 | 第41-49页 |
| ·复合材料孔隙率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49-52页 |
| ·基于频域谱分析技术的孔隙率超声测试 | 第52-60页 |
| ·超声信号频谱分析技术简介 | 第52-53页 |
| ·超声信号频谱分析系统模型 | 第53-55页 |
| ·超声信号频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55-56页 |
| ·碳纤维孔隙率测试超声信号频谱分析 | 第56-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三章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孔隙率超声测试信号缺陷预处理 | 第62-82页 |
| ·引言 | 第62-63页 |
| ·超声信号缺陷检测现代信号处理技术 | 第63-64页 |
| ·人工免疫系统 | 第64-70页 |
| ·生物免疫系统简介 | 第64-65页 |
| ·人工免疫系统原理及工程应用 | 第65-70页 |
| ·人工免疫算法 | 第70-75页 |
| ·基于信息熵的免疫算法 | 第70-72页 |
| ·免疫规划 | 第72-73页 |
| ·免疫遗传算法 | 第73-74页 |
| ·否定选择算法 | 第74-75页 |
| ·人工免疫系统模式识别算法 | 第75-80页 |
| ·算法生物免疫系统机制 | 第75-76页 |
| ·算法机理 | 第76-77页 |
| ·算法流程 | 第77页 |
| ·简单算例 | 第77-80页 |
| ·基于人工免疫算法的孔隙率检测缺陷预处理 | 第80-81页 |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四章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孔隙率超声测试信号参数估计 | 第82-101页 |
| ·引言 | 第82-83页 |
| ·超声信号模型 | 第83-84页 |
| ·超声信号参数估计的传统方法及分析 | 第84-91页 |
| ·相关分析法 | 第84-87页 |
| ·谱分析法 | 第87-88页 |
| ·极大似然估计法 | 第88-89页 |
| ·牛顿高斯算法 | 第89-91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 | 第91-97页 |
| ·算法原理 | 第91-92页 |
| ·算法流程 | 第92-93页 |
| ·收敛特性 | 第93页 |
| ·参数选取 | 第93-95页 |
| ·粒子群优化算法参数估计分析 | 第95-97页 |
| ·粒子群阈值优化算法 | 第97-98页 |
| ·粒子群阈值优化算法原理 | 第97页 |
| ·粒子群阈值优化算法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 第97-98页 |
| ·孔隙率超声测试信号参数估计结果与分析 | 第98-99页 |
| ·孔隙率超声测试信号特征参数估计 | 第98-99页 |
| ·结果分析及展望 | 第9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9-101页 |
| 第五章 碳纤维复合材料孔隙率便携式智能超声检测系统研制 | 第101-123页 |
| ·引言 | 第101页 |
| ·检测系统功能分析与整体构成 | 第101-103页 |
| ·设计背景 | 第101-102页 |
| ·总体功能设计与实现 | 第102-103页 |
| ·检测系统硬件系统设计 | 第103-109页 |
| ·硬件系统控制工作原理 | 第103-104页 |
| ·硬件系统构成 | 第104-109页 |
| ·检测系统软件系统设计 | 第109-120页 |
| ·软件系统整体设计思想 | 第109-115页 |
| ·软件系统构成 | 第115-120页 |
| ·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与发展构想 | 第120-121页 |
| ·本章小节 | 第121-12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23-126页 |
| ·全文总结 | 第123-125页 |
| ·工作展望 | 第125-1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6-137页 |
| 附录1 读博期间撰写科研论文情况 | 第137-138页 |
| 附录2 读博期间承担科研工作情况 | 第138-139页 |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