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 冷热电联供系统与建筑物相变储热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考虑相变储能建筑的冷热电联供系统构成 | 第16-25页 |
2.1 考虑相变储能建筑的冷热电联供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2.2 系统中各设备数学模型 | 第18-24页 |
2.2.1 分布式光伏电池发电模型 | 第18页 |
2.2.2 分布式风力发电机发电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2.3 生物质能燃气轮机产能模型 | 第20-21页 |
2.2.4 溴化锂双效吸收式机组产能数学模型 | 第21-22页 |
2.2.5 燃料电池产能模型 | 第22页 |
2.2.6 蓄电池充放电功率的数学模型 | 第22-23页 |
2.2.7 系统中蓄能罐的数学模型 | 第23-24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冷热电联供系统微电网配置优化 | 第25-42页 |
3.1 冷热电联供系统微电网运行模式分类 | 第25页 |
3.2 冷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评价指标 | 第25-28页 |
3.2.1 冷热电联供系统一次能源利用效率 | 第25页 |
3.2.2 冷热电联供系统一次能源节约率 | 第25-26页 |
3.2.3 冷热电联供系统经济性指标评价 | 第26-27页 |
3.2.4 冷热电联供系统环保性分析评价 | 第27-28页 |
3.3 考虑建筑物储热的冷热电联供微电网的优化配置 | 第28-31页 |
3.3.1 系统的使用一次性投资成本 | 第28-29页 |
3.3.2 消耗燃料的总成本 | 第29-30页 |
3.3.3 微电网的维修养护成本 | 第30页 |
3.3.4 与大电网电能交换产生的成本 | 第30页 |
3.3.5 冷热电联供系统优化约束条件 | 第30-31页 |
3.4 算例分析 | 第31-37页 |
3.5 影响系统使用成本和配置选择的因子 | 第37-41页 |
3.5.1 农作物秸秆等有机物对系统经济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3.5.2 天然气的价格对系统的影响 | 第39-40页 |
3.5.3 购电价格对系统的影响 | 第40-4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考虑建筑物储热的冷热电联供微电网的运行优化 | 第42-54页 |
4.1 系统的经济运行思路 | 第43-44页 |
4.1.1 系统的使用成本分析 | 第44页 |
4.1.2 系统运行过程中获利方式 | 第44页 |
4.2 系统运行的优化函数 | 第44-46页 |
4.2.1 多目标函数中的各目标确立 | 第44-45页 |
4.2.2 系统优化的边界约束条件 | 第45-46页 |
4.3 实际算例优化结果 | 第46-53页 |
4.3.1 实际算例中太阳能、风能及电价预测曲线 | 第46-47页 |
4.3.2 线性加权和法确立单一目标函数 | 第47页 |
4.3.3 对系统运行调度优化求解 | 第47-49页 |
4.3.4 输出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系统总体效益分析 | 第54-61页 |
5.1 系统对电能质量改善的效益分析 | 第54-58页 |
5.2 系统经济效益分析 | 第58-59页 |
5.3 环境效益分析 | 第59页 |
5.4 村民居住舒适度效益分析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