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言 | 第1-33页 |
·新型聚合材料--聚苯类化合物的概述 | 第9-14页 |
·用微生物生产DHCD | 第14-24页 |
·生产DHCD的菌种筛选 | 第16-17页 |
·用突变体或者重组体通过高密度发酵生产DHCD | 第17-24页 |
·影响高密度发酵的几个因素 | 第17-19页 |
·基因工程菌的常见菌种和载体 | 第19-21页 |
·高密度发酵的条件控制 | 第21页 |
·高密度发酵的培养方式 | 第21-24页 |
·DHCD的提取 | 第24-26页 |
·DHCD的物理性质 | 第24-25页 |
·用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吸附提取 | 第25-26页 |
·由DHCD到聚苯的合成 | 第26-30页 |
1 4.1 得到DHCD的衍生物 | 第27页 |
·DHCD衍生物的聚合 | 第27-28页 |
·热转化生成聚苯 | 第28-29页 |
·导电高分子的掺杂 | 第29-30页 |
·国内外研究发展动态 | 第30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30-31页 |
·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3-43页 |
·主要试剂与供应商 | 第33-34页 |
·主要仪器 | 第34页 |
·菌种 | 第34页 |
·培养基 | 第34-35页 |
·发酵方法 | 第35-36页 |
·细胞光密度的测定 | 第36页 |
·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36-37页 |
·发酵液中糖浓度的测定 | 第37页 |
·全细胞甲苯双加氧酶活性的测定 | 第37-38页 |
·DHCD的HPLC测定 | 第38页 |
·DHCD的紫外分光测定 | 第38-39页 |
·树脂预处理 | 第39页 |
·静态吸附量的测定 | 第39页 |
·静态解吸率的测定 | 第39-40页 |
·树脂的筛选 | 第40页 |
·NKA-II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40页 |
·DHCD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40页 |
·以动态吸附过程考察NKA-II树脂的吸附洗脱特性 | 第40页 |
·DHCD发酵液的吸附解吸实验 | 第40-41页 |
·从DHCD合成聚苯的方法 | 第41-42页 |
·DHCD衍生化成为双乙酸酯DHCD-DA | 第41页 |
·双乙酸酯DHCD-DA的提纯 | 第41-42页 |
·DHCD-DA的聚合 | 第42页 |
·poly(DHCD-DA)芳构化成聚苯PPP | 第42页 |
·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 | 第42-43页 |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 第43-70页 |
·DHCD的发酵生产 | 第43-52页 |
·起始培养基的确定 | 第43-44页 |
·IPTG的加入对DHCD发酵的影响 | 第44-47页 |
·IPTG的使用时间的影响 | 第45-46页 |
·IPTG的使用量对DHCD产量的影响 | 第46-47页 |
·通气供苯对DHCD产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两相法对DHCD产量的影响 | 第48-50页 |
·分批补料不同初始比例对于苯的缓释效果 | 第48-49页 |
·采用流加方式通入液体石蜡与苯的混合物对于DHCD产量的影响 | 第49-50页 |
·糖浓度的控制对DHCD发酵的影响 | 第50-52页 |
·DHCD的部分物理性质和溶解参数 | 第52-55页 |
·DHCD的酸碱耐受性 | 第52-53页 |
·DHCD的热耐受性 | 第53页 |
·DHCD在各种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 | 第53-55页 |
·用大孔吸附树脂从发酵液中提取DHCD | 第55-64页 |
·树脂的筛选 | 第55-57页 |
·NKA-II树脂的静态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57-58页 |
·DHCD在NKA-II树脂的静态吸附等温线的测定 | 第58-59页 |
·NKA-II树脂的动态吸附洗脱特性 | 第59-62页 |
·流速对吸附的影响 | 第59-61页 |
·葡萄糖浓度对动态吸附的影响 | 第61-62页 |
·洗脱溶剂的选择 | 第62-63页 |
·DHCD发酵液的吸附解吸实验 | 第63页 |
·NKA-II树脂的再生利用 | 第63-64页 |
·聚苯的合成与性质 | 第64-70页 |
·聚苯的合成 | 第64页 |
·预聚体分子量的测定 | 第64-65页 |
·傅立叶红外和傅立叶拉曼光谱分析 | 第65-66页 |
·PPP的掺杂和电导率的测定 | 第66-67页 |
·预聚体的电纺丝成型加工 | 第67-70页 |
第4章 结 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声明 | 第81-8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