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铸造论文--合金铸造论文

Al-Si系合金的熔体温度处理及其凝固过程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英文摘要第6-12页
1 绪论第12-28页
 1.1 熔体温度处理的提出及发展第12-15页
 1.2 熔体温度处理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2.1 Al-Si合金系的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2 其它合金系的研究现状第16-18页
 1.3 熔体温度处理的主要方法第18页
  1.3.1 过热处理第18页
  1.3.2 热时处理第18页
  1.3.3 热速处理第18页
 1.4 熔体温度处理的理论依据第18-21页
 1.5 熔体结构对凝固组织的遗传影响第21-24页
 1.6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1.7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8页
2 实验方法及内容第28-30页
 2.1 实验材料第28页
 2.2 实验项目第28页
 2.3 实验方法第28-30页
  2.3.1 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第28页
  2.3.2 常规熔炼条件下的熔体温度处理第28-29页
  2.3.3 金相显微组织观测第29-30页
3 亚共晶铝硅合金的熔体温度处理第30-40页
 3.1 亚共晶铝硅合金熔体温度处理凝固组织第30-32页
  3.1.1 亚共晶组织与熔体过热温度的关系第30-31页
  3.1.2 亚共晶组织与熔体过热时间的关系第31-32页
 3.2 熔体过热温度对凝固过程的影响第32-38页
  3.2.1 影响固/液界面的因素第33-34页
  3.2.2 熔体过热对界面稳定性的影响第34-38页
 3.3 熔体保温时间凝固过程的影响第38页
 3.4 小结第38-40页
4 共晶成分铝硅合金的熔体温度处理第40-50页
 4.1 共晶铝硅合金熔体温度处理凝固组织第40-42页
  4.1.1 凝固组织与熔体过热温度的关系第40-41页
  4.1.2 共晶组织与熔体过热时间的关系第41-42页
 4.2 熔体温度处理与共晶共生区的关系第42-47页
  4.2.1 共晶组织的形态第42-43页
  4.2.2 非平衡冷却条件下Al-Si合金的共晶共生区(Couple—Zone)第43-44页
  4.2.3 共晶Al-Si合金的凝固组织与熔体过热度的关系第44-47页
 4.3 小结第47-50页
5 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熔体温度处理第50-64页
 5.1 过共晶铝硅合金熔体温度处理凝固组织第50-52页
  5.1.1 过共晶组织与熔体过热温度的关系第50页
  5.1.2 过共晶组织与熔体过热时间的关系第50-52页
 5.2 熔体温度处理与过共晶组织的关系第52-54页
  5.2.1 熔体过热温度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第52-54页
  5.2.2 熔体过热时间对凝固组织的影响第54页
 5.3 硅的生长方式及形貌第54-62页
  5.3.1 硅的晶体结构第54-55页
  5.3.2 硅的生长方式第55-58页
  5.3.3 过共晶合金中初晶硅的形貌第58-59页
  5.3.4 过共晶合金中共晶硅的形貌第59-60页
  5.3.5 五瓣星状初晶硅的形核机制分析第60-62页
 5.4 小结第62-64页
6 Al-Si系合金的熔体结构及其遗传性研究第64-84页
 6.1 示差扫描量热(DSC)分析实验结果第64-76页
 6.2 DSC实验结果分析第76-83页
  6.2.1 升温阶段的额外热效应分析第77页
  6.2.2 降温阶段的额外热效应分析第77-78页
  6.2.3 金属熔体结构及性质的研究第78-79页
  6.2.4 合金凝固过程中的遗传方式第79-80页
  6.2.5 Al-Si合金熔体中的微观不均匀区第80-83页
 6.3 回顾与展望第83页
 6.4 小结第83-84页
7 结论第84-86页
致谢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2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92-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标度的生命网络随机演化模型
下一篇:基于粗糙集与概念格的智能数据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