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上请求权
导言 | 第1-8页 |
第一部分 大陆法系物权保护的制度研究 | 第8-14页 |
一、 罗马法中的物权保护制度 | 第8-9页 |
二、 物权保护的立法例考察 | 第9-14页 |
(一) 《法国民法典》中规定的物权保护制度 | 第9-11页 |
(二) 《德国民法典》中规定的物权保护制度 | 第11-12页 |
(三) 《瑞士民法典》中规定的物权保护制度 | 第12页 |
(四) 《日本民法典》中规定的物权保护制度 | 第12-13页 |
(五) 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部分 物上请求权的性质分析 | 第14-23页 |
一、 物上请求权的性质 | 第14-16页 |
二、 物上请求权的产生根据 | 第16-23页 |
(一) 德国法中的物权观念 | 第16-19页 |
(二) 物上请求权与物权效力之关系 | 第19-21页 |
(三) 独立的体系化的请求权制度 | 第21-23页 |
第三部分 物上请求权的类型分析 | 第23-27页 |
一、 观点简介 | 第23页 |
二、 损害赔偿请求权性质辨 | 第23-24页 |
三、 恢复原状请求权性质辨 | 第24-27页 |
第四部分 我国物上请求权立法的分析与改进 | 第27-40页 |
一、 我国物上请求权立法的基本思路 | 第27-28页 |
二、 物上请求权的类型化 | 第28-34页 |
(一) 关于返还原物请求权 | 第28-32页 |
(二) 关于排除妨碍请求权 | 第32-33页 |
(三) 关于妨害预防请求权 | 第33-34页 |
三、 物上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的竞合与转化 | 第34-36页 |
(一) 物上请求权与其它请求权的竞合 | 第34-35页 |
(二) 物上请求权的实现不能与转化 | 第35-36页 |
四、 物上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 第36-40页 |
(一) 德国法 | 第36页 |
(二) 日本法 | 第36-37页 |
(三) 我国台湾地区法 | 第37页 |
(四) 我国大陆立法及学者观点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书目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