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一、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及其优化内容 | 第8-19页 |
| (一)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概况 | 第8-14页 |
| 1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含义 | 第8页 |
| 2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特征 | 第8-10页 |
| 3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 | 第10-14页 |
| (二)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优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 1 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优化的基本保障 | 第14-15页 |
| 2 科学合理的人员组合是优化的基本内容 | 第15页 |
| 3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是优化的最终目标 | 第15-16页 |
| (三)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规划在人力资源优化中的作用 | 第16-19页 |
| 1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规划的含义 | 第16页 |
| 2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及与优化的关系 | 第16-17页 |
| 3 预测是规划的关键环节 | 第17-19页 |
| 二、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优化的预测模型分析 | 第19-31页 |
| (一) 国内外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应用简介 | 第19-20页 |
| (二)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基本理论 | 第20-22页 |
| (三) 马尔可夫预测模型的实证分析 | 第22-31页 |
| 1 建立马尔可夫转移矩阵,并验证模型的准确性 | 第22-25页 |
| 2 预测教师队伍变动趋势,为决策者提供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 3 根据优化目标和当前状况,反求引进人数 | 第27-31页 |
| 三、 高等农业院校人力资源优化对策 | 第31-43页 |
| (一) 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 | 第31-33页 |
| 1 第一资源观 | 第31-32页 |
| 2 战略规划观 | 第32页 |
| 3 管理全局观 | 第32-33页 |
| (二) 深化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第33-35页 |
| 1 依法确保和扩大办学自主权 | 第33页 |
| 2 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新体系 | 第33-34页 |
| 3 坚持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新模式 | 第34-35页 |
| 4 积极推进校内分配制度改革 | 第35页 |
| (三) 培育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 | 第35-41页 |
| 1 完善沟通制度 | 第36页 |
| 2 加强激励措施 | 第36-37页 |
| 3 加大培训和开发力度 | 第37-39页 |
| 4 修建人才流动绿色通道 | 第39页 |
| 5 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 | 第39-41页 |
| (四) 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干部素质 | 第41-43页 |
| 1 提升政治修养,与时俱进 | 第41页 |
| 2 提高职业道德,增强服务意识 | 第41-42页 |
| 3 拓宽知识领域,抓好人力资源开发 | 第42-43页 |
| 四、 总结与展望 | 第43-45页 |
| (一) 研究总结 | 第43-44页 |
| (二) 思考与展望 | 第44-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