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前言 | 第11-24页 |
·植物对大气污染胁迫的反应 | 第11-18页 |
·大气污染对植物的伤害症状 | 第12页 |
·植物气孔的反应 | 第12-13页 |
·植物叶液pH值的反应 | 第13页 |
·植物膜脂过氧化和细胞膜的反应 | 第13-14页 |
·植物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反应 | 第14-15页 |
·植物光合系统的反应 | 第15-17页 |
·植物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的反应 | 第15-16页 |
·植物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反应 | 第16-17页 |
·植物光合作用的反应 | 第17页 |
·植物呼吸作用的反应 | 第17-18页 |
·植物抗大气污染的指标及鉴定技术 | 第18-21页 |
·植物抗大气污染的指标 | 第18-20页 |
·叶片解剖结构 | 第18页 |
·叶液pH值的变化 | 第18页 |
·叶绿素含量的变化 | 第18-19页 |
·细胞膜透性的变化 | 第19页 |
·SOD活性变化 | 第19页 |
·ASA含量的变化 | 第19页 |
·急性伤害阈值和耐性公式 | 第19-20页 |
·植物抗性综合评价 | 第20页 |
·植物对气体污染胁迫抗性的鉴定技术 | 第20-21页 |
·植物抗大气污染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关于植物抗大气污染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21页 |
·关于评价植物抗大气污染能力的指标 | 第21-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2-24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实验材料与处理 | 第24-25页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实验处理 | 第24-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熏气室内气体浓度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植物叶液pH值的测定方法 | 第25页 |
·植物相对电导率及MDA含量的测定 | 第25页 |
·植物自由基清除系统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5-26页 |
·植物光合系统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26-27页 |
3 结果 | 第27-43页 |
·熏气室内各位点汽车尾气浓度状况 | 第27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的影响 | 第27-42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的伤害症状 | 第27-28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叶液pH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细胞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29-31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31-34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34-42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b值的影响 | 第34-36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36-41页 |
·汽车尾气污染对苗木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41-42页 |
·Singh忍耐指数评价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7页 |
·汽车尾气对苗木叶液PH值的影响 | 第43页 |
·汽车尾气对苗木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 第43页 |
·汽车尾气对苗木自由基清除系统的影响 | 第43-44页 |
·汽车尾气对苗木光合系统的影响 | 第44-45页 |
·汽车尾气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44页 |
·汽车尾气对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 第44-45页 |
·汽车尾气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5页 |
·四树种抗性的总体评价 | 第45-47页 |
5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