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32页 |
| ·立论依据及课题选定 | 第14-16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6-25页 |
| ·二硫纶金属配合物 | 第16-23页 |
| 1.含"closed-shell"对离子的金属二硫纶配合物 | 第17-20页 |
| 2.含"open-shell"对离子的金属二硫纶配合物 | 第20-21页 |
| 3.二硫纶混合配体配合物 | 第21-23页 |
| ·相关的理论化学及计算方法 | 第23-25页 |
| ·研究内容及其科学意义 | 第25-26页 |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 第2章 dmit和二亚胺的金属配合物 | 第32-56页 |
| ·原料及主要试剂 | 第32页 |
| ·测试仪器与方法 | 第32页 |
| ·原料的合成 | 第32-33页 |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33-35页 |
| ·[Ni(dmit)(phen)_2]的合成 | 第33-34页 |
| ·[Ni(dmit)(bipy)_2]的合成 | 第34页 |
| ·[Zn(dmit)(phen)]_2的合成 | 第34页 |
| ·[Zn(phen)_3][Zn(dmit)_2]的合成 | 第34-35页 |
| ·数据收集,结构解析和精修 | 第35-36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6-52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6-38页 |
| ·热分析 | 第38-39页 |
| ·核磁共振波谱 | 第39-40页 |
| ·红外光谱 | 第40-41页 |
| ·电子光谱 | 第41-43页 |
| ·荧光光谱 | 第43-45页 |
| ·分子与晶体结构 | 第45-52页 |
| 1.[Ni(dmit)(phen)_2] | 第45-47页 |
| 2.[Zn(dmit)(phen)]_2 | 第47-49页 |
| 3.[Zn(phen)_3][Zn(dmit)_2] | 第49-52页 |
| ·小结 | 第52-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 第3章 双(二氰基二硫纶)金属的乙基紫阳离子盐 | 第56-70页 |
| ·原料及主要试剂 | 第56页 |
| ·仪器测试方法 | 第56-57页 |
| ·原料的合成 | 第57页 |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57-58页 |
| ·(EV)_2[Ni(mnt)2]的合成 | 第57页 |
| ·(EV)_2[Cu(mnt)_2]的合成 | 第57-58页 |
| ·(EV)_2[Zn(mnt)_2]的合成 | 第58页 |
| ·数据收集,结构解析和精修 | 第5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8-68页 |
| ·红外光谱 | 第60-61页 |
| ·电子光谱 | 第61-62页 |
| ·荧光光谱 | 第62-64页 |
| ·分子与晶体结构 | 第64-68页 |
| ·小结 | 第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 第4章 金属二硫纶和金属二亚胺离子对电荷转移配合物 | 第70-87页 |
| ·原料及主要试剂 | 第70页 |
| ·仪器测试方法 | 第70-71页 |
| ·原料的合成 | 第71页 |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71-73页 |
| ·[Ni(dmbpy)_3][Ni(mnt)_2]的合成 | 第71页 |
| ·[Ni(phen)_3][Cu(mnt)_2]的合成 | 第71页 |
| ·[Ni(bipy)_3][Cu(mnt)_2]的合成 | 第71-72页 |
| ·[Zn(phen)_3][Zn(mnt)_2]的合成 | 第72页 |
| ·[Ni(phen)_3][Pt(mnt)_2]的合成 | 第72-73页 |
| ·[Ni(bipy)_3][Pt(mnt)_2]的合成 | 第73页 |
| ·数据收集,结构解析和精修 | 第7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73-84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73-75页 |
| ·核磁共振波谱 | 第75页 |
| ·红外光谱 | 第75-77页 |
| ·电子光谱 | 第77-78页 |
| ·荧光光谱 | 第78-80页 |
| ·分子与晶体结构 | 第80-84页 |
| 1.[Ni(dmbpy)_3][Ni(mnt)_2] | 第80-82页 |
| 2.[Ni(bipy)_3][Pt(mnt)_2] | 第82-84页 |
| ·小结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 第5章 混合价态金属二硫纶和金属二亚胺电荷转移盐 | 第87-103页 |
| ·原料及主要试剂 | 第87页 |
| ·仪器测试方法 | 第87页 |
| ·原料的合成 | 第87-88页 |
|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第88页 |
| ·[Ni(phen)_3]_2[Ni(mnt)_2]_3的合成 | 第88页 |
| ·[Ni(phen)_3]_2[Pt(mnt)_2]_3的合成 | 第88页 |
| ·数据收集,结构解析和精修 | 第88-8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9-100页 |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89-90页 |
| ·红外光谱 | 第90-91页 |
| ·电子光谱 | 第91-92页 |
| ·荧光光谱 | 第92-93页 |
| ·分子与晶体结构 | 第93-100页 |
| 1.[Ni(phen)_3]_2[Ni(mnt)_2]_3 | 第93-97页 |
| 2.[Ni(phen)_3]_2[Pt(mnt)_2]_3 | 第97-100页 |
| ·小结 | 第100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0-103页 |
| 第6章 二硫纶和二亚胺金属配合物的理论研究 | 第103-113页 |
| ·[Ni(dmit)(phen)_2]的理论计算及红外光谱指定 | 第103-108页 |
| ·理论和方法 | 第10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3-108页 |
| 1.分子的几何结构 | 第104-105页 |
| 2.分子的电子结构 | 第105-106页 |
| 3.红外光谱 | 第106-108页 |
| ·[Zn(dmit)(phen)]_2及其相关化合物的理论计算 | 第108-111页 |
| ·理论和方法 | 第109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09-111页 |
| ·小结 | 第111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1-113页 |
| 总结 | 第113-116页 |
| 攻读学位其间发表和送刊的论文 | 第116-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