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OM组件技术的SCADA系统数据库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8-12页 |
| ·引言 | 第8页 |
| ·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发展与应用 | 第8-10页 |
| ·目前SCADA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0页 |
| ·课题的提出及本论文所完成的工作 | 第10-12页 |
| 第2章 IEC61970标准系列简介 | 第12-18页 |
| ·引言 | 第12页 |
| ·产生背景 | 第12-14页 |
| ·保护用户资源的要求 | 第12-13页 |
| ·系统集成的要求 | 第13页 |
| ·电力市场的要求 | 第13页 |
| ·新技术的推动 | 第13-14页 |
| ·形成过程 | 第14-15页 |
| ·文档内容 | 第15-16页 |
| ·应用情况 | 第16-18页 |
| 第3章 COM组件技术介绍 | 第18-27页 |
| ·组件技术简介 | 第18-21页 |
| ·组件技术的产生 | 第18页 |
| ·几种组件技术模型 | 第18-20页 |
| ·组件的特点 | 第20-21页 |
| ·COM简介 | 第21-24页 |
| ·COM对象 | 第22页 |
| ·COM的接口 | 第22-24页 |
| ·接口的描述语言IDL | 第24页 |
| ·COM的创建 | 第24-25页 |
| ·实现自动注册 | 第25页 |
| ·组件技术在电力系统软件中的应用前景及意义 | 第25-27页 |
| 第4章 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36页 |
| ·引言 | 第27页 |
| ·系统概括 | 第27-29页 |
| ·系统设计目标 | 第27-28页 |
| ·系统设计的优越性 | 第28-29页 |
| ·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 第29-30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30-31页 |
| ·功能模块划分 | 第30页 |
| ·数据处理流程 | 第30-31页 |
| ·数据结构划分 | 第31-33页 |
| ·数据划分 | 第31-32页 |
| ·数据库设计方法 | 第32页 |
| ·数据可靠性设计 | 第32-33页 |
| ·可测试性 | 第33-34页 |
| ·系统容量、性能和可靠性指标 | 第34-35页 |
| ·系统容量 | 第34页 |
| ·系统性能 | 第34-35页 |
| ·可靠性指标 | 第35页 |
| ·小结 | 第35-36页 |
| 第5章 程序实现 | 第36-45页 |
| ·程序结构概述 | 第36页 |
| ·开发应用实例 | 第36-41页 |
| ·用户登录组件的设计 | 第36-39页 |
| ·遥测数据输出接口组件的设计 | 第39-41页 |
| ·技术难点 | 第41-44页 |
| ·组件通信的模拟试验 | 第44-45页 |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45-46页 |
| ·总结 | 第45页 |
| ·课题展望 | 第45-46页 |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