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10页 |
英文摘要 | 第10-12页 |
引 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5页 |
·植物的盐害 | 第14-16页 |
·植物抗盐方式 | 第16页 |
·植物的耐盐机理 | 第16-39页 |
·渗透调节 | 第16-22页 |
·渗透调节的概念 | 第16-17页 |
·渗透调节的方式 | 第17-22页 |
(1) 吸收和积累无机盐 | 第17-18页 |
(2) 合成的有机溶质 | 第18-22页 |
·离子区域化 | 第22-31页 |
·Na+的外排 | 第23-24页 |
·Na+的在液泡内的区隔化 | 第24-31页 |
(1) Na+/ H+反向转运蛋白的分子组成及生化性质 | 第25-27页 |
(2) Na+/ H+逆向转运蛋白生理功能 | 第27-28页 |
(3) Na+/ H+逆向转运蛋白与耐盐性的关系 | 第28-29页 |
(4) 液泡Na+/H+逆向转运蛋白的功能分析 | 第29-31页 |
·产生和积累高盐诱导表达的大分子蛋白 | 第31-39页 |
·调渗蛋白 | 第31-32页 |
·水通道蛋白 | 第32-34页 |
·离子通道蛋白 | 第34页 |
·胚胎发育晚期富集蛋白(LEA) | 第34-37页 |
·植物的抗氧化蛋白 | 第37-38页 |
·钙调磷酸酶 | 第38-39页 |
·盐应答的调控分子的信号传递 | 第39-41页 |
·提高植物抗盐性的基因工程 | 第41-43页 |
·导入清除活性氧的酶基因 | 第41-42页 |
·导入编码催化产生的渗透调节物的酶基因 | 第42页 |
·Na+/ H+逆向转运蛋白的基因工程策略及前景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5页 |
第二章 甘蓝型油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45-7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45页 |
·植物材料 | 第45页 |
·菌株 | 第45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45页 |
·试剂 | 第45页 |
·实验方法 | 第45-58页 |
·实验材料Brassica napus 的准备 | 第45-46页 |
·植物RNA的抽提及RNA质量检测 | 第46-47页 |
·植物RNA的抽提 | 第46页 |
·检测所抽提的RNA质量 | 第46-47页 |
·测定所抽提RNA的OD260值 | 第47页 |
2 2.4用RT-PCR的方法获得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保守片段 | 第47-49页 |
·RT-PCR反应 | 第47-48页 |
·切胶以回收目的基因片段 | 第48页 |
·将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T-easy Vector上 | 第48页 |
·大肠杆菌CaCl2法制备及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48-49页 |
·PCR鉴定目的基因及测序 | 第49页 |
·3’RACE获得3’端目的基因 | 第49-51页 |
·从总RNA 合成第一链cDNA | 第50页 |
·根据保守片段设计基因特异物 | 第50页 |
·3’端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50-51页 |
·5’RACE获得5’端目的基因 | 第51-54页 |
·第一链cDNA的合成 | 第51页 |
·第一链cDNA的纯化 | 第51-52页 |
·纯化后的cDNA加尾 | 第52页 |
·dC加尾后的cDNA的PCR | 第52页 |
·目的基因的巢式扩增 | 第52-53页 |
·将获得的5’端目的基因的PCR产物送出测序 | 第53页 |
·目的基因编码区及在5’带有XbaI位点cDNA的获得 | 第53-54页 |
·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4页 |
·BnNHX1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拷贝数的分析 | 第54-57页 |
·CTAB法大量抽提植物总DNA | 第54页 |
·甘蓝型油菜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消化 | 第54-55页 |
·Southern凝胶电泳 | 第55页 |
·Southern凝胶转膜和固定 | 第55页 |
·标记探针 | 第55-56页 |
·杂交 | 第56-57页 |
·洗膜、曝光和X光片冲洗 | 第57页 |
·BnNHX1在不同盐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第57-58页 |
·实验材料Brassica napus 的准备 | 第57页 |
·探针的制备 | 第57页 |
·配制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 | 第57-58页 |
·RNA变性样品的制备和电泳 | 第58页 |
·Northern凝胶转膜、固定和杂交检测 | 第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67页 |
·通过RACE方法克隆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全长序列 | 第58-61页 |
·甘蓝型油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全长序列 | 第61-65页 |
·BnNHX1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拷贝数的分析 | 第65-66页 |
·甘蓝型油菜的 BnNHX1在不同盐浓度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73页 |
·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序列及多肽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67-70页 |
·Na+/H+逆向转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及蛋白功能分析 | 第70-71页 |
·BnNHX1在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中拷贝数的分析 | 第71页 |
·甘蓝型油菜的 BnNHX1在不同盐浓度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第71-73页 |
第三章 含甘蓝型油菜Na+/H+逆向转运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转基因研究 | 第73-103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73-74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73页 |
·引物 | 第73页 |
·植物材料及培养基 | 第73-74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74页 |
·试剂 | 第74页 |
·实验方法 | 第74-87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BIBnNHX1的构建 | 第74-78页 |
·抽提pCAMBIA2300质粒和pBI121质粒 | 第74-75页 |
·从pBI121质粒上切下并回收gus表达盒 | 第75页 |
·pCAMBIA2300质粒用EcoRI和HindIII从其多克隆位点处开环 | 第75-76页 |
·开环的pCAMBIA2300与gus盒的连接 | 第76页 |
·目的基因BnNHX1的克隆 | 第76-77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BIBnNHX1的构建 | 第77-78页 |
·将表达载体pCAMBIA2300-pBIBnNHX1测序鉴定 | 第78页 |
·目的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转化根癌农杆菌 | 第78-79页 |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 第78-79页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79-80页 |
·农杆菌的培养 | 第79页 |
·共培养 | 第79-80页 |
·诱导丛生芽 | 第80页 |
·诱导生根 | 第80页 |
·再生植株的移栽 | 第80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80-81页 |
·少量抽提植物总DNA(用于PCR检测) | 第80页 |
·转基因烟草的PCR检测 | 第80-81页 |
·转基因烟草的Southern杂交 | 第81-84页 |
·CTAB法大量抽提植物总DNA | 第81-82页 |
·转基因烟草基因组DNA的限制性酶切消化 | 第82页 |
·Southern凝胶电泳 | 第82页 |
·Southern凝胶转膜和固定 | 第82-83页 |
·标记探针 | 第83页 |
·杂交 | 第83-84页 |
·洗膜、曝光和X光片冲洗 | 第84页 |
·Northen杂交 | 第84-86页 |
·转基因烟草 RNA的抽提 | 第84-85页 |
·探针的制备 | 第85页 |
·配制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 | 第85页 |
·RNA变性样品的制备和电泳 | 第85页 |
·Northern凝胶转膜、固定和杂交检测 | 第85-86页 |
·转基因烟草当代(T0)对盐的耐受性分析 | 第86页 |
·转BnNHX1基因烟草T1代的遗传分析 | 第86页 |
·转BnNHX1基因烟草T1代PCR检测 | 第86页 |
·转基因烟草第一代(T1)对盐的耐受性分析 | 第86页 |
·转BnNHX1基因烟草T2代的遗传分析 | 第86-87页 |
·实验结果 | 第87-95页 |
·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2300-pBIBnNHX1的构建 | 第87-89页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89-91页 |
·共培养 | 第89页 |
·诱导丛生芽 | 第89-90页 |
·诱导生根 | 第90页 |
·移载 | 第90-91页 |
·PCR检测 | 第91-92页 |
·Southern杂交 | 第92页 |
·Northen杂交 | 第92页 |
·转基因烟草当代(T0)对盐的耐受性分析 | 第92-94页 |
·对转基因烟草第一代(T1)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94-95页 |
·转基因烟草第一代(T1)的PCR分析 | 第94-95页 |
·转基因烟草第一代(T1)对盐的耐受性分析 | 第95页 |
·讨论 | 第95-103页 |
·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5-96页 |
·采用农杆菌转化植物的优势 | 第96页 |
·用于转化的农杆菌的培养 | 第96页 |
·叶盘法转化烟草 | 第96-98页 |
·共培养 | 第96-97页 |
·诱导丛生芽 | 第97页 |
·诱导生根 | 第97页 |
·移栽 | 第97-98页 |
·PCR检测 | 第98页 |
·Southern杂交 | 第98-99页 |
·DNA样品的制备 | 第98页 |
·电泳、转膜和固定 | 第98-99页 |
·预杂交和杂交 | 第99页 |
·转基因烟草当代(T0)表达分析 | 第99页 |
·转基因烟草当代(T0)对盐的耐受性分析 | 第99-100页 |
·转基因烟草第一代(T1)对遗传稳定性分析 | 第100-103页 |
·转基因烟草第一代(T1)的遗传分离比分析 | 第100-101页 |
·转基因烟草当代(T1)对盐的耐受性分析 | 第101-103页 |
第四章 甘蓝型油菜SOS2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 第103-118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03-104页 |
·植物材料 | 第103页 |
·菌株 | 第103页 |
·酶与试剂盒 | 第103-104页 |
·试剂 | 第104页 |
·实验方法 | 第104-109页 |
·实验材料Brassica napus 的准备 | 第104页 |
·植物RNA的抽提及RNA质量检测 | 第104-105页 |
·植物RNA的抽提 | 第104页 |
·检测所抽提的RNA质量 | 第104-105页 |
·测定所抽提RNA的OD260值 | 第105页 |
·用RACE方法获得目的基因 | 第105-108页 |
·从总RNA 合成第一链cDNA | 第105页 |
·从第一链cDNA中获得目的基因的保守区域 | 第105-106页 |
·3’端目的基因的扩增 | 第106-107页 |
·5’RACE获得5’端目的基因 | 第107页 |
·目的基因编码区cDNA的获得 | 第107-108页 |
·对获得的目的片段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108页 |
·甘蓝型油菜的 SOS2蛋白基因在不同盐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第108-109页 |
·实验材料的准备 | 第108页 |
·探针的制备 | 第108页 |
·配制琼脂糖甲醛变性凝胶 | 第108页 |
·RNA变性样品的制备和电泳 | 第108-109页 |
·Northern凝胶转膜、固定和杂交检测 | 第109页 |
·实验结果 | 第109-115页 |
·Bnsos2蛋白基因保守片段 | 第109页 |
·Bnsos2蛋白基因全长的获得 | 第109-114页 |
·Bnsos2在不同盐浓度诱导下的表达分析 | 第114-115页 |
·讨论 | 第115-118页 |
4 4.1 Bnsos2蛋白多肽序列的同源性分析 | 第115-117页 |
·Bnsos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及蛋白功能分析 | 第117-118页 |
后续研究展望 | 第118-119页 |
作者在博士就读期间进行的其他工作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0页 |
附 录 | 第130-133页 |
致 谢 | 第133-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