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论文摘要 | 第1-12页 |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2页 |
2 论文正文 | 第12-158页 |
·前言 | 第12-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36页 |
·结果 | 第36-115页 |
·一般资料描述 | 第36-37页 |
·结果的第一部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37-64页 |
·结果的第二部分:催眠感受性的相关因素 | 第64-73页 |
·结果的第三部分:对催眠感受性、注意、分离、暗示性、人格的因子分析及分析催眠感受性的预测指标 | 第73-81页 |
·结果的第四部分:高、低催眠感受性组的注意操作测验比较 | 第81-82页 |
·结果的第五部分:高、低催眠感受性的脑电图比较 | 第82-111页 |
·结果的第六部分:催眠感受性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第111-115页 |
·讨论 | 第115-150页 |
·讨论的第一部分:量表的信度和效度 | 第115-126页 |
·讨论的第二部分:催眠感受性的相关因素 | 第126-137页 |
·讨论的第三部分:高、低催眠感受性的脑电图差异 | 第137-143页 |
·讨论的第四部分:催眠感受性与COMT(val158me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 第143-150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50-158页 |
3 附录 | 第158-255页 |
附录1.术语表 | 第158-161页 |
附录2.文献综述一 | 第161-184页 |
附录3.文献综述二 | 第184-196页 |
附录4.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中文) | 第196-211页 |
附录5.斯坦福团体催眠感受性量表(英文) | 第211-230页 |
附录6.Tellegen专注量表(中文) | 第230-233页 |
附录7.Tellegen专注量表(英文) | 第233-237页 |
附录8.不同注意过程调查表(中文) | 第237-240页 |
附录9.不同注意过程调查表(英文) | 第240-244页 |
附录10.分离体验量表Ⅱ(中文) | 第244-250页 |
附录11.运动暗示性量表 | 第250-254页 |
附录1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 第254-255页 |
4 致谢 | 第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