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半导体技术论文--晶闸管(可控硅)论文

基于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引言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8页
 1.2 SCR的发展现状:第8页
 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前景第8-9页
 1.4 SCR的应用第9-10页
 1.5 作者的主要工作第10-11页
第二章 三相可控整流电路第11-20页
 2.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电阻性负载)第12-16页
  2.1.1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带电阻负载α=0°时的波形)第13-14页
  2.1.2 α=30°时的工作情况(波形图)第14-15页
  2.1.3 α=60°时工作情况第15页
  2.1.4 当α>60°时工作情况第15-16页
  2.1.5 小结第16页
 2.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三相全桥电感性负载)第16-20页
  2.2.1.电感性负载时的工作情况第16-17页
  2.2.2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波形图)第17-18页
  2.2.3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α>60°时)第18-19页
  2.2.4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的电流有效值第19-20页
第三章 系统的设计分析第20-30页
 3.1 原电路框图第20-21页
  3.2.1 原电路图分析第20-21页
 3.2 改造方案第21-30页
  3.2.1 MCU的选择第21-25页
  3.2.2 设计方框图第25-26页
  3.2.3 设计主电路图第26-27页
  3.2.3 主电路图特点第27-28页
  3.2.4 电压和电流取样的方法第28-30页
第四章 系统的误差及干扰第30-36页
 4.1 电压和电流取样的误差源及分忻第30-33页
  4.1.1 系统误差的分析处理第30-31页
  4.1.2 随机干扰的处理第31-33页
 4.2 误差的来源第33-36页
  4.2.1 系统误差的合成第33-36页
第五章 硬件原理图第36-48页
 5.1 电流和电压取样电路图第36-39页
  5.1.1 电压电流放大第36-37页
  5.1.2 AD转换第37-39页
 5.2 触发电路第39-46页
  5.2.1 引言第39-40页
  5.2.2 触发电路方案第40-45页
  5.2.3 防止误触发的措施第45-46页
 5.3 C8051-F020主控制图第46-48页
第六章 软件结构及系统的调试第48-56页
 6.1 软件的部分第48页
 6.2 软件设计及流程第48-51页
 6.3 系统的开发调试第51-56页
  6.3.1 开发软件第51页
  6.3.2 软件的主控部分第51页
  6.3.3 硬件连接第51-52页
  6.3.4 C51 C编译器第52-53页
  6.3.5 寄存器定义文件(头文件)第53页
  6.3.6 目标板第53-54页
  6.3.7 串口J5第54页
  6.3.8 模拟输入输出口J11和J20第54页
  6.3.9 外扩I/O连接器J24第54页
  6.3.10 目标板JTAG接口J4第54-55页
  6.3.11 串行适配器第55页
  6.3.12 触发电路板第55-56页
第七章 课题的结论和总结第56-57页
 7.1 全文总结第56页
 7.2 进一步的工作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致谢第58-59页
附录一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宇宙演化和结构中两个问题的研究
下一篇:干扰素-γ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