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遥远测量与遥远控制论文

Web技术的电能质量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 绪论第1-14页
   ·选题背景及电力系统Web技术的应用环境第9-11页
   ·国内外发展动态第11-13页
   ·本文所做工作第13-14页
第二章 电能质量概述第14-22页
   ·电能质量的概念第14-15页
   ·电能质量的各项指标第15-20页
     ·电压偏差第16页
     ·电压波动和的闪变第16-17页
     ·三相电压不平衡度第17-18页
     ·电网谐波第18-19页
     ·电压频率变化第19页
     ·过电压第19-20页
   ·电能质量监督管理的基本要求第20-22页
第三章 电能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第22-33页
   ·系统目标第22-23页
   ·系统功能第23-24页
   ·电能质量指标的获取方式第24-26页
   ·控制指标查看和分析方法第26-27页
     ·查看方式第26页
     ·分析方法第26-27页
     ·对数据样本时间截的要求确第27页
   ·专家系统第27-29页
     ·专家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第27-28页
     ·专家系统的功能第28-29页
   ·电能质量指标运行合格率第29-31页
     ·指标运行合格率的计算办法第29-30页
     ·各项电能质量指标运行合格率标准第30-31页
   ·监测点分布规划第31页
   ·对监测装置的要求第31-33页
     ·在线监测仪器的基本要求第31页
     ·非在线监测仪器的基本要求第31-33页
第四章 电能质量管理总体系统分析第33-58页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第33-42页
     ·网络环境第33页
     ·硬件架构第33-36页
     ·软件体系结构第36-39页
     ·数据存储第39-42页
   ·系统总体功能描述第42-58页
     ·系统工作流程第42页
     ·系统功能划分第42-45页
     ·子系统功能分析第45-55页
     ·不同系统的衔接第55-58页
第五章 基于Web的电能质量管理系统实现第58-70页
   ·基于网络服务的电能质量管理系统架构第58-63页
     ·传统网络架构简介第59-60页
     ·两层架构的体系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第60-61页
     ·混合式架构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第61-63页
   ·系统功能实现第63-67页
     ·用户层第64-65页
     ·服务器层第65-66页
     ·数据层第66-67页
   ·系统软硬件环境第67-70页
     ·系统基本配置第67-68页
     ·编程环境第68-7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0-71页
   ·结论第70页
   ·展望第70-71页
附录1第71-77页
致谢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声明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PKI的密码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水电站梯级调度远程计算机监控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