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相非共沸混合工质逆布莱顿循环热泵应用的理论与实验研究
|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8页 |
| 主要符号表 | 第8-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0页 |
| ·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26页 |
| ·氟利昂替代及混合工质相关 | 第10-21页 |
| ·涡旋式膨胀机相关 | 第21-22页 |
| ·逆布莱顿循环及热泵相关 | 第22-26页 |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26-27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7-29页 |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9-30页 |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第30-46页 |
| ·非共沸混合工质 | 第30-35页 |
| ·非共沸混合工质相平衡基本原理 | 第31-32页 |
|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互补原理 | 第32-33页 |
| ·非共沸混合工质的节能机理 | 第33-35页 |
| ·逆布莱顿循环的理论分析 | 第35-45页 |
| ·理想气体逆布莱顿循环 | 第35-37页 |
| ·逆布莱顿循环的(火用)分析 | 第37-39页 |
| ·逆布莱顿循环与蒸汽压缩式循环的对比 | 第39-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三章 饱和气相特性研究 | 第46-58页 |
| ·引言 | 第46页 |
| ·理论基础 | 第46-47页 |
| ·T-S饱和线斜率的估算方法 | 第47-57页 |
| ·数学模型 | 第48页 |
| ·低蒸气压时的情况 | 第48-50页 |
| ·中等压力以上的情况 | 第50-52页 |
| ·机理讨论 | 第52-54页 |
| ·图示计算举例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第四章 温度滑移特性研究 | 第58-81页 |
| ·引言 | 第58-59页 |
| ·理论基础 | 第59-61页 |
| ·挟点的讨论 | 第61-64页 |
| ·温差最小点 | 第61-63页 |
| ·温差最大点 | 第63页 |
| ·挟点小结 | 第63-64页 |
| ·确定挟点形式的步骤 | 第64页 |
| ·示例 | 第64-68页 |
| ·二元混合工质 | 第64-65页 |
| ·三元混合工质 | 第65-66页 |
| ·计算数据示例 | 第66-68页 |
| ·工质成分对挟点类型的影响 | 第68-80页 |
|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 | 第69-72页 |
| ·两器中挟点类型的不同 | 第72-73页 |
| ·两组元沸点之差的影响 | 第73-74页 |
| ·压力对两个限制条件的影响 | 第74页 |
| ·多元非共沸混合工质 | 第74-80页 |
|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五章 循环的数值分析 | 第81-93页 |
| ·物性方程 | 第81-86页 |
| ·状态方程及其混合法则 | 第81-83页 |
| ·相平衡方程 | 第83-84页 |
| ·焓熵计算 | 第84-86页 |
| ·循环的热力分析 | 第86-87页 |
| ·循环的数值分析结果 | 第87-92页 |
|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六章 实验研究 | 第93-104页 |
| ·实验装置 | 第93-98页 |
| ·系统结构 | 第93-94页 |
| ·实验设备部件 | 第94-96页 |
| ·实验测试和安全保护部件 | 第96-98页 |
| ·实验系统调试 | 第98-99页 |
|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99-103页 |
| ·温度滑移特性 | 第99-101页 |
| ·循环特性 | 第101-10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 ·主要结论 | 第104-105页 |
| ·前景展望 | 第105-10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7-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