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刑事法院与安理会的关系
| 一、 建立国际刑事法院的方式:关系的定位 | 第1-10页 |
| 二、 安理会的积极角色:提交情势的权力 | 第10-20页 |
| (一) 对联合国会员国的效力 | 第11-16页 |
| 1 、 对非规约缔约国的推定同意 | 第11-14页 |
| 2 、 可否排除会员国的管辖权 | 第14-16页 |
| (二) 对国际刑事法院的效力 | 第16-20页 |
| 1 、 对国际刑事法院有无拘束力 | 第16-18页 |
| 2 、 对法院属时管辖权的影响 | 第18-20页 |
| 三、 安理会的消极角色:推迟调查或起诉 | 第20-28页 |
| (一) 国际法院的实践 | 第20-23页 |
| (二) 《国际刑事法院规约》的规定 | 第23-25页 |
| (三) 对《规约》规定的分析与评价 | 第25-28页 |
| 四、 国际刑事法院对安理会决议的司法审查问题 | 第28-40页 |
| (一) 国际法领域的司法审查概念 | 第28-29页 |
| (二) 国际法院对安理会决议的司法审查问题 | 第29-35页 |
| 1 、 问题产生的时代背景 | 第29-30页 |
| 2 、 确立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主张 | 第30-32页 |
| 3 、 对上述理论主张的分析与评价 | 第32-35页 |
| (三) 塔迪奇案:暗含权力与附带性审查 | 第35-38页 |
| (四) 国际刑事法院对安理会决议的司法审查问题 | 第38-40页 |
| 五、 侵略罪问题:潜在的冲突 | 第40-47页 |
| (一) 侵略罪的历史回顾 | 第40-43页 |
| (二) 国际刑事法院的规定 | 第43-47页 |
| 六、 其他问题 | 第47-49页 |
| (一) 司法合作 | 第47-48页 |
| (二) 经费来源 | 第48-49页 |
| 七、 结语 | 第49-51页 |
| 致谢 | 第51-52页 |
| 主要参考资料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