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基础科学论文--工程力学论文--工程流体力学论文

二维气固湍动流化床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4页
1 绪论第14-27页
   ·气固湍动流化床研究背景第14-19页
     ·流态化现象及定义第14-15页
     ·流态化的类型及其分类依据第15-16页
     ·流化床的主要特征第16-17页
     ·湍动流态化概述第17-18页
     ·湍动流化床的工业应用第18-19页
   ·湍动流态化研究现状第19-25页
     ·起始流型转变速度及其影响因素第19-21页
     ·操作条件对流型转变的影响第21-22页
     ·局部流动结构第22-24页
     ·总体流动结构第24-25页
   ·湍动流态化研究中面临的基本问题第25-26页
   ·研究目的及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2 实验装置和参数测量第27-40页
   ·引言第27页
   ·维气固流化床实验系统第27-29页
     ·实验条件第29页
   ·压力梯度测量第29-35页
     ·压力和压差第29-30页
     ·测量仪器及标定第30-31页
     ·数据采集系统第31-35页
       ·作原理第31-33页
       ·使用方法第33-35页
   ·局部颗粒浓度的测量第35-39页
     ·局部颗粒浓度的常用测量方法第35-36页
     ·测试仪器及原理第36-39页
       ·测试仪器第36-37页
       ·局部颗粒浓度的测量原理第37-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3 总体流动结构的研究第40-50页
   ·引言第40页
   ·压力梯度波动标准偏差第40-43页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压力梯度分布基本规律第43-44页
     ·压力梯度标准差分布基本规律第44-46页
     ·基于压力波动的从鼓泡到湍动的转变速度第46-47页
     ·静止床层高度对转变速度的影响第47-48页
   ·本章小结第48-50页
4 局部颗粒浓度分布及其变化行为第50-61页
   ·引言第50页
   ·实验装置第50-51页
   ·结果与讨论第51-59页
     ·局部颗粒浓度分布的基本行为第51-56页
     ·不同高度床层截面上颗粒浓度的分布第56-58页
     ·静床高度对局部颗粒浓度分布的影响第58-59页
   ·本章小结第59-61页
5 实验研究结果与数值模拟情况的对比第61-72页
   ·引言第61页
   ·数值模拟第61-65页
     ·CFD及CFD的求解过程第61-63页
     ·标准k-ε模型第63-64页
     ·初始条件的设置第64-65页
   ·模拟结果的分析与对比第65-71页
     ·床层结构分析第65-67页
     ·局部颗粒浓度的对比第67-69页
     ·固相颗粒体积分布模拟与颗粒浓度相关性对比第69-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结论第72-73页
   ·展望与建议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第81-93页
 附录1 压力梯度和压力梯度波动标准差计算主程序第81-83页
 附录2 局部颗粒浓度计算主程序第83-92页
 附录3 主要符号表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O-二烃基二硫代磷酸-N,N-二乙铵及其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和性质研究
下一篇:几类非线性脉冲方程的解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