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岸自然脆弱性评价——以珠江口沿岸为例
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8页 |
前言 | 第8-9页 |
1. 海岸脆弱性研究综述 | 第9-16页 |
1.1 海岸环境系统 | 第9-10页 |
1.2 海岸脆弱性评价的概念框架 | 第10-11页 |
1.3 海岸脆弱性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4页 |
1.3.2 我国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海岸脆弱性研究现状评述 | 第15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2. 海岸自然脆弱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16-27页 |
2.1 海岸自然体系的敏感性 | 第16-24页 |
2.1.1 短期的海平面变化的敏感性 | 第17-18页 |
2.1.2 长期海平面变化的敏感性 | 第18-20页 |
2.1.3 两种变化叠加的敏感性 | 第20-24页 |
2.2 海岸自然体系的适应能力 | 第24-26页 |
2.2.1 海岸地质环境 | 第24-25页 |
2.2.2 地壳升降运动 | 第25页 |
2.2.3 海岸高程 | 第25-26页 |
2.2.4 区域海岸坡度 | 第26页 |
2.3 小结 | 第26-27页 |
3. 珠江口沿岸CVI(海岸脆弱性指数)评价 | 第27-54页 |
3.1 研究区域的基本特征 | 第27-33页 |
3.1.1 气候气象特征 | 第27-28页 |
3.1.2 地质构造特征 | 第28页 |
3.1.3 地貌类型 | 第28-30页 |
3.1.4 水文特征 | 第30-31页 |
3.1.5 海岸演变过程 | 第31-33页 |
3.2 CVI评价的思路和方法 | 第33-34页 |
3.2.1 基本思路 | 第33-34页 |
3.2.2 评价方法 | 第34页 |
3.3 海岸线数字化 | 第34页 |
3.4 评价单元的划分 | 第34-36页 |
3.5 CVI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45页 |
3.5.1 指标体系的涵义 | 第36页 |
3.5.2 指标体系构置原则 | 第36-37页 |
3.5.3 指标体系 | 第37-43页 |
3.5.4 指标数据来源 | 第43-45页 |
3.6 CVI指标分级 | 第45-48页 |
3.6.1 风险分级体系 | 第45页 |
3.6.2 量化分级体系 | 第45-48页 |
3.7 珠江口沿岸CVI指数 | 第48-49页 |
3.8 CVI评价数据库 | 第49页 |
3.9 评价结果 | 第49-54页 |
4. 珠江口沿岸自然脆弱性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 第54-57页 |
4.1 极低脆弱区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 第54-55页 |
4.2 低脆弱区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 第55页 |
4.3 中等脆弱区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 第55-56页 |
4.4 高脆弱区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 第56页 |
4.5 极高脆弱区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 第56-57页 |
5. 结论和讨论 | 第57-60页 |
5.1 结论 | 第57-58页 |
5.2 讨论 | 第58-60页 |
附录1 | 第60-61页 |
附录2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