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上篇 绑架罪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8-45页 |
一、 关于绑架罪罪名的设定 | 第8-16页 |
(一) 绑架犯罪罪名的立法演变 | 第8-9页 |
(二) 绑架犯罪罪名的设定的分歧及对此问题的评析 | 第9-16页 |
二、 绑架罪的犯罪构成 | 第16-33页 |
(一) 对本罪犯罪客体的认识和思考 | 第16-19页 |
(二) 对本罪犯罪对象的认识和思考 | 第19-20页 |
(三) 关于本罪的客观行为 | 第20-28页 |
(四) 关于本罪主观方面 | 第28-31页 |
(五) 关于本罪的主体 | 第31-33页 |
三、 关于本罪的法定刑 | 第33-45页 |
(一) 本罪的法定刑立法规定存在的问题 | 第33-40页 |
(二) 对本罪死刑适用情节的理解 | 第40-45页 |
下篇 关于绑架罪的司法认定 | 第45-61页 |
四、 对绑架罪既遂、未遂、中止的认定 | 第45-50页 |
(一) 关于界定本罪既遂、未遂形态的标准 | 第45-48页 |
(二) 关于本罪犯罪中止成立的时间 | 第48-50页 |
五、 与本罪有关的罪数形态问题 | 第50-55页 |
(一) 绑架罪立法规定涉及的罪数问题 | 第50页 |
(二) 绑架中,故意伤害(未致死)或杀害被绑架人未遂的情形的罪数如何认定 | 第50-51页 |
(三) 绑架中,致使被绑架人以外的人(如监护人、在场的人等)死亡或杀害这些人罪数的认定 | 第51页 |
(四) 劫财后绑架与绑架后劫财罪数的认定 | 第51-53页 |
(五) 为索取债务绑架他人,索取财务数额超出债务数额的行为,其罪数的认定 | 第53-54页 |
(六) 除上列情形外,绑架过程中,又实施其他性质犯罪行为的,其罪数的认定 | 第54-55页 |
(七) 实施其他犯罪中,又实施绑架罪的,其罪数的认定 | 第55页 |
六、 绑架罪中的共同犯罪问题 | 第55-61页 |
(一) 绑架罪中成立共同犯罪的时间界点 | 第55-56页 |
(二) 绑架共同犯罪中的认识错误 | 第56-57页 |
(三) 绑架共同犯罪中,对个别共同犯罪人犯罪中止的认定 | 第57-58页 |
(四) 绑架犯罪中,共同犯罪人的刑事责任问题 | 第58-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后记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