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 对粮食安全概念的理论思考 | 第10-17页 |
(一) 传统粮食安全观和现代粮食安全观的基本涵义 | 第10页 |
(二) 传统粮食安全观的存在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根源 | 第10-13页 |
(三) 必须实现传统粮食安全观向现代粮食安全观的转变 | 第13-17页 |
二、 对我国粮食安全状况的理论思考 | 第17-26页 |
(一) 我国实现了较高的粮食安全水平,这一成就值得自豪和欣慰 | 第17-20页 |
(二) 反思我国为实现粮食安全付出的代价,必须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必然性代价”和“人为性代价” | 第20-26页 |
三、 对我国粮食安全发展前景的理论思考 | 第26-36页 |
(一) 在新世纪,中国人不仅能养活自己,而且还会让中国人吃得更好 | 第26-32页 |
(二) 制约我国粮食安全的不利因素 | 第32-36页 |
四、 对我国粮食安全立足点的理论思考 | 第36-41页 |
(一)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涵义 | 第36-38页 |
(二) 必须把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我国粮食安全的产足点 | 第38-41页 |
五、 对把握粮食安全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理论思考 | 第41-47页 |
(一) 我国粮食安全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 | 第41-44页 |
(二) 在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上如何把握好重要战略机遇期 | 第44-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