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动物学论文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英文摘要第8-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4页
 1 水污染问题第12-14页
 2 水质生物监测第14-18页
 3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8-21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功能取食类群第18-19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第19-21页
 4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水质生物评价研究第21-34页
   ·国外研究简史第21-24页
   ·国内研究历史与进展第24-26页
   ·底栖动物采样方法第26-28页
   ·分类水平第28-29页
   ·生物参数第29-34页
第二章 溪流底栖动物定量与半定量采样法比较研究第34-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6-42页
 3 结论第42页
 4 讨论第42-44页
第三章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耐污值计算第44-74页
 1 引言第44-49页
 2 研究方法第49-54页
   ·野外采集第49-50页
   ·室内处理第50-51页
   ·数据来源第51页
   ·耐污值计算法第51-54页
 3 研究结果第54-70页
   ·样本数及在各水质级别的分布第54-56页
   ·初始耐污值研究结果第56-63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主要分类单元耐污值计算结果第63-67页
   ·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部分分类单元临时性耐污值的确定第67-70页
 4 讨论第70-74页
第四章 BI指数(Biotic Index)水质生物评价研究第74-85页
 1 引言第74-76页
 2 研究方法第76-77页
 3 研究结果第77-83页
   ·BI指数分级标准第77页
   ·河流、湖泊BI指数水质评价结果的准确性第77-79页
   ·BI指数对秦淮河流域的评价结果第79-82页
   ·BI指数与理化指标的关系第82-83页
 4 结论第83页
 5 讨论第83-85页
第五章 底栖动物生物完整性指数B-IBI溪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第85-113页
 1 引言第85-92页
 2 研究材料与方法第92-97页
   ·研究材料第92页
   ·研究方法第92-97页
 3 研究结果第97-109页
   ·分布范围分析第97页
   ·判别能力分析第97-100页
   ·相关性分析第100-101页
   ·分值计算第101-104页
   ·评价标准第104-105页
   ·健康评价第105-106页
   ·B-IBI与其它因子的关系第106-109页
 4 结论第109-110页
 5 讨论第110-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2页
附录Ⅰ 采集到并鉴定出的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分类单元第122-126页
附录Ⅱ 水生昆虫部分科分属简易检索图谱第126-137页
附录Ⅲ 栖境质量定性评价标准第137-138页
附录Ⅳ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38-139页
致谢第139页

论文共13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三聚氰胺纤维纺丝原液的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