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乙草胺—Cu~(2+)复合污染条件下黑土农田生态系统微生物过程的研究

目录第1-9页
中文摘要第9-11页
一、 前言第11-31页
 (一) 、 农药生产使用与环境污染第11-15页
 (二) 、 复合污染生态学第15-18页
 (三) 、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及其方法第18-27页
 (四) 、 研究涉及的污染物简介第27-29页
 (五) 、 本论文工作第29-31页
二、 乙草胺和铜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黑土微生态胁迫效应的研究第31-42页
 (一) 、 引言第31页
 (二) 、 材料与方法第31-36页
 (三) 、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1 、 对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36-39页
  2 、 对土壤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第39-40页
  3 、 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第40页
 (四) 、 小结第40-42页
三、 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提取及扩增方法的确立第42-60页
 (一) 、 引言第42页
 (二) 、 材料与方法第42-54页
 (三) 、 结果与讨论第54-59页
  1 、 DNA裂解缓冲液的确立第54-56页
  2 、 提取纯化方法及16S rDNA PCR扩增条件的确立第56-58页
  3 、 筛选菌和富集混合菌总DNA提取及PCR扩增结果第58-59页
 (四) 、 小结第59-60页
四、 黑土对乙草胺和铜单一及复合污染的分子生态响应第60-69页
 (一) 、 引言第60页
 (二) 、 材料与方法第60-64页
 (三) 、 结果与讨论第64-59页
  1 、 DGGE指纹图谱分析第64-65页
  2 、 土壤细菌群落相似性分析第65-59页
 (四) 、 小结第59-69页
五、 乙草胺降解菌的筛选及16S rDNA序列分析第69-81页
 (一) 、 引言第69页
 (二) 、 材料与方法第69-73页
 (三) 、 结果与讨论第73-79页
  1 、 乙草胺抗性菌的筛选及其降解能力第73-76页
  2 、 乙草胺抗性菌DGGE指纹图谱分析第76页
  3 、 16S rDNA序列测定及比较第76-79页
 (四) 、 小结第79-81页
六、 结论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附录第90-93页
致谢第93-95页
英文摘要第95-97页
发表及接收文章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牙根不同发育阶段牙髓组织中的MMP-8及Ⅰ型胶原的免疫组化研究
下一篇:虎杖的化学成分及其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