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通窍导浊法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引言第1-13页
临床研究第13-26页
 一、研究对象第13-18页
  (一) 病例来源第13页
  (二) 诊断标准第13-15页
  (三) 病情轻重分级标准第15页
  (四) 纳入病例标准第15页
  (五) 排除病例标准第15页
  (六) 剔除病例标准第15-16页
  (七) 临床资料第16-18页
 二、研究方法第18-20页
  (一) 试验方法第18-19页
  (二) 观察指标第19页
  (三) 疗效评定标准第19-20页
  (四) 统计方法第20页
 三、研究结果第20-26页
  (一) 综合疗效比较第20-21页
  (二) 临床症状疗效比较第21-23页
  (三) 体征疗效比较第23页
  (四) 前列腺液常规疗效比较第23-24页
  (五) EPS-PH疗效比较第24-25页
  (六) 细菌培养结果比较第25页
  (七) 不良反应第25页
  (八) 剔除病例及原因第25-26页
实验研究第26-30页
 一、体外抑菌试验第26-27页
 二、对大鼠实验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影响第27-30页
讨论第30-42页
 一、中医对前列腺的认识第30-31页
 二、病因病机分析第31-35页
  (一) 肝郁肾虚为本第31-32页
  (二) 败精与湿热为标第32-33页
  (三) 浊邪蕴结、精窍瘀阻是病机关键第33-35页
 三、治则治法分析第35页
  (一) 通窍导浊是贯彻始终的治疗大法第35页
  (二) 通窍与导浊并举,两者不可或缺第35页
 四、通窍导浊法的组方要点第35-36页
 五、方药分析第36-37页
 六、现代药理分析第37-38页
 七、临床研究结果分析第38-40页
  (一) 综合疗效好第38-39页
  (二) 症状改善显著第39页
  (三) 前列腺液常规改善明显第39页
  (四) 对EPS-pH的影响第39页
  (五) 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第39-40页
  (六) 不良反应分析第40页
 八、实验结果分析第40-42页
  (一) 体外抑菌实验结果分析第40页
  (二) 对大鼠实验性细菌性前列腺炎影响的结果分析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附录1:文献综述第46-61页
附录2:本文中出现的英文缩写第61-62页
附录3:病理图片第62-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脸识别研究
下一篇:晋商信用的经济学分析及历史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