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 第3-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6页 |
符号和缩略词说明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章 课题背景 | 第10-13页 |
1.1 无线移动自组网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的应用场合分析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用户接入管理 | 第13-30页 |
2.1 用户接入管理的介绍 | 第13-14页 |
2.1.1 基于TCP/IP的用户接入管理的产生背景 | 第13页 |
2.1.2 用户接入管理的概要 | 第13-14页 |
2.2 用户接入管理的模型 | 第14-16页 |
2.3 用户接入技术 | 第16-17页 |
2.3.1 PPPoE | 第16-17页 |
2.3.2 PPTP/L2TP | 第17页 |
2.4 用户认证技术 | 第17-19页 |
2.4.1 MAC/VLAN | 第17页 |
2.4.2 802.1 x | 第17-18页 |
2.4.3 WEB/VLAN | 第18页 |
2.4.4 WEB/IP | 第18-19页 |
2.5 接入管理协议之一:RADIUS协议 | 第19-26页 |
2.5.1 RADIUS协议介绍 | 第19-20页 |
2.5.2 认证操作 | 第20-24页 |
2.5.3 认证消息 | 第24-26页 |
2.6 接入管理协议之二:IEEE802.1x协议 | 第26-30页 |
2.6.1 802.1 x的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2.6.2 802.1 x认证过程 | 第28-29页 |
2.6.3 802.1 x的特点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用户接入管理的总体方案设计 | 第30-42页 |
3.1 无线移动自组织互联网体系结构 | 第30-35页 |
3.1.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31-32页 |
3.1.2 组网方式 | 第32-35页 |
3.2 用户接入管理的方案设计 | 第35-38页 |
3.2.1 集中式用户接入管理 | 第35-37页 |
3.2.2 分布式用户接入管理 | 第37-38页 |
3.3 集中式用户接入管理流程 | 第38-41页 |
3.4 越区切换 | 第41-42页 |
第四章 用户接入管理的关键技术 | 第42-52页 |
4.1 用户管理策略和管理体系结构 | 第42-43页 |
4.2 用户的接入和退出机制 | 第43-44页 |
4.3 用户的AAA认证功能设计 | 第44-46页 |
4.4 用户认证算法和认证交互过程 | 第46-49页 |
4.5 “透明”再认证方式和实现方法 | 第49-52页 |
第五章 RadiusClient端的设计和实现 | 第52-65页 |
5.1 用户认证模块的结构 | 第52-53页 |
5.2 RADIUSClient端的主流程 | 第53-55页 |
5.3 重要的数据结构 | 第55-58页 |
5.4 模块的设计和实现 | 第58-65页 |
5.4.1 登录模块的实现 | 第58-60页 |
5.4.2 认证主模块的实现 | 第60-61页 |
5.4.3 RADIUS报文构造模块的实现 | 第61-62页 |
5.4.4 RADIUS报文发送模块的实现 | 第62-63页 |
5.4.5 用户登录和用户跟踪模块的设计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总结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8页 |
个人简介、研究成果与获奖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