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5页 |
1.1 膜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9-13页 |
1.1.1 引言 | 第9-10页 |
1.1.2 膜的定义和分类 | 第10-11页 |
1.1.3 膜过程及其应用 | 第11-12页 |
1.1.4 膜的污染与防治 | 第12-13页 |
1.2 PVDF微孔膜的成膜机理 | 第13-17页 |
1.2.1 聚偏氟乙烯(PVDF)简介 | 第13-14页 |
1.2.2 浸没沉淀法原理及工艺 | 第14-15页 |
1.2.3 PVDF平板膜的制备 | 第15-16页 |
1.2.4 PVDF中空纤维膜的制备 | 第16-17页 |
1.3 PVDF微孔膜的改性研究 | 第17-23页 |
1.3.1 共混改性PVDF微孔膜 | 第17-18页 |
1.3.2 共聚改性PVDF微孔膜 | 第18-19页 |
1.3.3 表面涂覆改性PVDF微孔膜 | 第19-20页 |
1.3.4 PVDF微孔膜表面化学处理改性 | 第20-21页 |
1.3.5 PVDF微孔膜的表面接枝改性 | 第21-23页 |
1.3.5.1 PVDF微孔膜的等离子体接枝改性 | 第21-22页 |
1.3.5.2 PVDF微孔膜的辐照接枝改性 | 第22-23页 |
1.3.5.3 PVDF微孔膜的光引发接枝改性 | 第23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0页 |
2.1 实验试剂及主要仪器 | 第25-26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5-26页 |
2.1.2 主要仪器 | 第26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6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2.3.1 PVDF平板膜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2 PVDF平板膜的化学处理改性 | 第27页 |
2.4 性能测试及表征 | 第27-30页 |
2.4.1 水通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2.4.2 孔隙率的测定 | 第28页 |
2.4.3 平均孔径的测定 | 第28-29页 |
2.4.4 接触角的测量 | 第29页 |
2.4.5 制膜液的粘度 | 第29页 |
2.4.6 细菌截留检测 | 第29页 |
2.4.7 扫描电镜形貌观察 | 第29页 |
2.4.8 红外光谱 | 第29-30页 |
第三章 PVDF平板膜的结构与性能 | 第30-55页 |
3.1 制膜液浓度对PVDF微孔膜的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 添加剂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2-41页 |
3.2.1 添加剂种类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3-35页 |
3.2.2 添加剂分子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3.2.3 添加剂浓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37-41页 |
3.3 溶剂种类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1-45页 |
3.4 凝固浴组成和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5-50页 |
3.4.1 含乙醇凝固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6-49页 |
3.4.2 含氯化钠凝固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49-50页 |
3.4.3 凝固浴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50页 |
3.5 聚合物溶液膜挥发时间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50-52页 |
3.6 制膜液温度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 第52-53页 |
3.7 小结 | 第53-55页 |
第四章 PVDF平板膜的表面化学处理改性 | 第55-63页 |
4.1 引言 | 第55-56页 |
4.2 接触角的变化 | 第56-59页 |
4.2.1 亲水效果的表征 | 第56-57页 |
4.2.2 化学处理条件对接触角的影响 | 第57-59页 |
4.3 水通量的变化 | 第59-60页 |
4.4 FT-IR分析 | 第60-61页 |
4.5 扫描电镜形貌观察 | 第61-62页 |
4.6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2页 |
发表论文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