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工程地震论文

矿震与天然地震相关性的研究

1 综述第1-15页
 1.1 引言第8-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第14-15页
2 从矿震机理研究矿震与地震相关性第15-41页
 2.1 矿震机理研究现状第15-17页
 2.2 失稳的基本概念第17-21页
 2.3 煤体压缩矿震机理研究第21-29页
  2.3.1 煤体压缩矿震的现象和一般规律第21-22页
  2.3.2 煤体压缩矿震发生机理的研究第22-27页
   2.3.2.1 煤体压缩矿震的发生机理第22-23页
   2.3.2.2 煤体压缩矿震的发生准则第23-27页
  2.3.3 煤体压缩矿震发生时释放的能量及震级研究第27-29页
   2.3.3.1 煤体压缩矿震释放的能量第27页
   2.3.3.2 矿震震级计算第27-29页
 2.4 顶板拉伸矿震的机理研究第29-34页
  2.4.1 极值点失稳理论第29页
  2.4.2 岩石类材料的弹塑性损伤第29-30页
  2.4.3 工作面简化第30-31页
  2.4.4 基本方程的建立第31页
  2.4.5 顶板挠度与煤体应力分布规律第31-34页
 2.5 断层矿震发生的机理研究第34-40页
  2.5.1 断层矿震第34-35页
  2.4.2 断层矿震的特征和一般规律第35-36页
  2.5.3 断层矿震的发生机理及准则第36-40页
   2.5.3.1 开采对断层应力场的影响第36-37页
   2.5.3.2 断层矿震失稳机制第37-38页
   2.5.3.3 断层矿震发生的能量准则第38-39页
   2.5.3.4 断层矿震的扰动响应判别准则第39-40页
 2.6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从矿震发生次数与震级研究与地震的相关性第41-58页
 3.1 地震概述第41-42页
 3.2 矿震符合Guterberg-Richter公式第42-47页
  3.2.1 Guterberg-Richter公式第42-44页
  3.2.2 北京门头沟矿矿震的震级频次关系第44页
  3.2.3 山东华丰矿矿震的震级频次关系第44-45页
  3.2.4 抚顺老虎台矿矿震的震级频次关系第45-46页
  3.2.5 统计结果分析第46-47页
 3.3 开采深度与震级的关系第47-56页
  3.3.1 门头沟矿矿震统计分析第47-49页
   3.3.1.1 门头沟矿震概述第47-48页
   3.3.1.2 矿震发生频次与临界开采深度的关系第48-49页
  3.3.2 山东华丰矿矿震统计分析第49-52页
   3.3.2.1 井田地质条件概况第49-51页
   3.3.2.2 矿震发生频次与临界开采深度的关系第51-52页
  3.3.3 抚顺老虎台矿矿震统计分析第52-54页
   3.3.3.1 井田地质条件概况第52-53页
   3.3.3.2 矿震发生频次与临界开采深度的关系第53-54页
  3.3.4 开采深度对震级的影响第54-56页
 3.4 本章小结第56-58页
4 从矿震与地球固体潮研究与地震的相关性第58-69页
 4.1 基本原理第58-60页
 4.2 地球固体潮与矿震关系研究第60-63页
 4.3 华丰矿矿震与地球固体潮的研究第63-65页
 4.4 老虎台矿矿震与地球固体潮的研究第65-66页
 4.5 按农历统计的百分比图及分析第66-67页
 4.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5 从矿震的时空分布研究与地震的相关性第69-79页
 5.1 矿震频次的时间分布研究第69-74页
  5.1.1 门头沟矿矿震发生次数与时间的关系第69-70页
  5.1.2 华丰矿矿震发生次数与时间的关系第70-71页
  5.1.3 老虎台矿矿震频次与时间的关系第71-72页
  5.1.4 矿震时间分布与区域地震时间分布的相关性小结第72页
  5.1.5 矿震的M-T图第72-74页
 5.2 矿震的空间分布第74-78页
  5.2.1 概述第74-76页
  5.2.2 空间分布第76-78页
 5.3 本章小结第78-79页
结论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参考文献第81-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InSAR影像提取DEM的实用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关于发展我国民间金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