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8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综述 | 第10-13页 |
1.2.2 生态系统/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 研究路线 | 第15-16页 |
1.4.1 工作环境 | 第15-16页 |
1.4.2 数据准备与收集 | 第16页 |
1.4.3 方案与设计 | 第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8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8-22页 |
2.1 阜康绿洲-荒漠样带自然概况 | 第18-20页 |
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概况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第3章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 | 第22-52页 |
3.1 原理 | 第22-23页 |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3-33页 |
3.2.1 数据获取与处理 | 第23-25页 |
3.2.2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数 | 第25-28页 |
3.2.3 分析方法 | 第28-33页 |
3.3 景观生态类型的分类体系 | 第33-37页 |
3.3.1 生态样带景观分类的原则与依据 | 第33页 |
3.3.2 景观生态分类结构 | 第33页 |
3.3.3 景观生态分类系统 | 第33-37页 |
3.4 结果 | 第37-48页 |
3.4.1 基质及其绿洲-荒漠景观的形成和发育 | 第37-38页 |
3.4.2 绿洲-荒漠景观结构 | 第38-46页 |
3.4.3 绿洲-荒漠景观格局变化 | 第46-48页 |
3.5 讨论与结论 | 第48-50页 |
3.5.1 景观生态系统抗干扰性低,区域生态脆弱 | 第48页 |
3.5.2 景观动态变化范围大、速度快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第4章 利用FVC研究气候变化对新疆荒漠-绿洲-山地生态格局的可能影响 | 第52-77页 |
4.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第53-57页 |
4.1.1 植被覆盖率估算 | 第53-56页 |
4.1.2 气候数据的获取 | 第56-57页 |
4.1.3 数据处理 | 第57页 |
4.2 基于区域景观尺度生态景观类型的划分 | 第57-60页 |
4.2.1 分类依据与方法 | 第57-58页 |
4.2.2 分类结果 | 第58-60页 |
4.3 新疆气候变化特征 | 第60-63页 |
4.3.1 新疆现代气候变化及趋势概况 | 第60-62页 |
4.3.2 新疆气候变化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差异 | 第62-63页 |
4.3.3 新疆近20年气候变化 | 第63页 |
4.4 气候变化对生态景观格局的可能影响 | 第63-64页 |
4.5 新疆荒漠-绿洲-山地生态景观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 | 第64-75页 |
4.6 结论和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5.1 总结与讨论 | 第77页 |
5.2 进一步研究构想 | 第77-78页 |
附录1 本论文排版说明 | 第78页 |
附录2 景观分析景观指数尺度、缩写及单位 | 第78-79页 |
附录3 发表论文情况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