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干旱绿洲—荒漠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综述第10-13页
  1.2.2 生态系统/植被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进展综述第13-14页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4 研究路线第15-16页
  1.4.1 工作环境第15-16页
  1.4.2 数据准备与收集第16页
  1.4.3 方案与设计第16页
 参考文献第16-18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8-22页
 2.1 阜康绿洲-荒漠样带自然概况第18-20页
 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概况第20-21页
 参考文献第21-22页
第3章 荒漠-绿洲生态系统景观异质性第22-52页
 3.1 原理第22-23页
 3.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3-33页
  3.2.1 数据获取与处理第23-25页
  3.2.2 景观空间格局分析指数第25-28页
  3.2.3 分析方法第28-33页
 3.3 景观生态类型的分类体系第33-37页
  3.3.1 生态样带景观分类的原则与依据第33页
  3.3.2 景观生态分类结构第33页
  3.3.3 景观生态分类系统第33-37页
 3.4 结果第37-48页
  3.4.1 基质及其绿洲-荒漠景观的形成和发育第37-38页
  3.4.2 绿洲-荒漠景观结构第38-46页
  3.4.3 绿洲-荒漠景观格局变化第46-48页
 3.5 讨论与结论第48-50页
  3.5.1 景观生态系统抗干扰性低,区域生态脆弱第48页
  3.5.2 景观动态变化范围大、速度快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第4章 利用FVC研究气候变化对新疆荒漠-绿洲-山地生态格局的可能影响第52-77页
 4.1 数据的获取与处理第53-57页
  4.1.1 植被覆盖率估算第53-56页
  4.1.2 气候数据的获取第56-57页
  4.1.3 数据处理第57页
 4.2 基于区域景观尺度生态景观类型的划分第57-60页
  4.2.1 分类依据与方法第57-58页
  4.2.2 分类结果第58-60页
 4.3 新疆气候变化特征第60-63页
  4.3.1 新疆现代气候变化及趋势概况第60-62页
  4.3.2 新疆气候变化与中国其他区域的差异第62-63页
  4.3.3 新疆近20年气候变化第63页
 4.4 气候变化对生态景观格局的可能影响第63-64页
 4.5 新疆荒漠-绿洲-山地生态景观对气候变化的可能响应第64-75页
 4.6 结论和讨论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77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7-78页
 5.1 总结与讨论第77页
 5.2 进一步研究构想第77-78页
附录1 本论文排版说明第78页
附录2 景观分析景观指数尺度、缩写及单位第78-79页
附录3 发表论文情况第79-80页
致谢第80-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桂林市自来水公司改革发展战略研究
下一篇:用半透膜被动采样装置模拟生物监测厦门西海域的多环芳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