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引言 | 第12-14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4-21页 |
一、腰椎小关节解剖及生物力学 | 第14页 |
二、腰椎小关节退变的病因病理 | 第14-15页 |
三、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危险因素 | 第15-17页 |
(一) 年龄 | 第15页 |
(二) 性别 | 第15页 |
(三) 小关节方向 | 第15-17页 |
(四)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 第17页 |
(五) 脊柱节段水平 | 第17页 |
四、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影像学研究及病理学研究 | 第17-20页 |
(一) 影像学研究 | 第17-18页 |
(二) 病理学研究 | 第18-20页 |
五.展望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第21-27页 |
第一节 试验一 | 第21-25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1页 |
二、实施方法 | 第21-25页 |
第二节 试验二 | 第25-27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25页 |
二、实施方法 | 第25-27页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第27-38页 |
第一节 试验一 | 第27-34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第27-28页 |
二、小关节影像学及病理学退变分级情况 | 第28-29页 |
三、软骨病理分级与腰椎小关节矢状角度的相关性情况 | 第29-30页 |
四、小关节退变影像学分级与腰椎小关节矢状角度的相关性情况 | 第30-31页 |
五、腰椎小关节不对称程度与小关节矢状角度分布情况 | 第31页 |
六、影像学及病理学软骨退变分级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七、软骨病理分级与小关节不对称程度关系分析结果 | 第32-34页 |
第二节 试验二 | 第34-38页 |
一、一般临床资料 | 第34-35页 |
二、腰椎小关节退变影像学分级与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页 |
三、腰椎小关节矢状角度与小关节退变影像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36页 |
四、腰椎小关节不对称程度与小关节退变影像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6-37页 |
五、小关节矢状角度及不对称程度与小关节退变影像学分级的相关性分析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分析与讨论 | 第38-41页 |
一、腰椎小关节软骨退变及影像学改变机制探讨 | 第38-39页 |
二、腰椎小关节方向与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关系 | 第39-40页 |
三、小关节不对称程度与腰椎小关节退变的关系 | 第40-41页 |
结语 | 第41-43页 |
一、结论 | 第41-42页 |
二、问题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