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民生思想的特点 | 第1-15页 |
| (一) 重视生产力的发展 | 第6-9页 |
| (二) 重视国内外市场的研究 | 第9-13页 |
| (三) 熟悉现代科技与管理 | 第13-14页 |
| (四) 有广泛的特点 | 第14-15页 |
| 二、 民生思想在现实中的意义 | 第15-17页 |
| (一) 与“一个中心”一致 | 第15-16页 |
| (二) 与“三个有利于”相吻合 | 第16-17页 |
| 三、 对民生思想的学术评价 | 第17-26页 |
| (一) 民生思想的哲学基础 | 第17-22页 |
| (1) 民生思想有突出的历史唯物主义倾向 | 第17-18页 |
| (2) 民生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西方文明的结合的产物 | 第18-20页 |
| (3) 民生思想充分体现孙中山忧国忧民的价值观 | 第20-22页 |
| (二) 民生思想的主要学术局限性 | 第22-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