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2 服务业和服务商标 | 第11-16页 |
2.1 服务业的范围 | 第11-12页 |
2.2 服务业的特点 | 第12页 |
2.3 服务商标和服务业 | 第12-14页 |
2.3.1 服务商标的产生 | 第12-13页 |
2.3.2 服务商标在服务业中的使用 | 第13-14页 |
2.4 服务商标的作用 | 第14-16页 |
2.4.1 识别服务的来源 | 第14页 |
2.4.2 保证服务的内容 | 第14页 |
2.4.3 扩大服务者的知名度 | 第14-15页 |
2.4.4 构成企业的资产 | 第15页 |
2.4.5 展示企业的文化 | 第15-16页 |
3 服务商标权 | 第16-19页 |
3.1 商标权 | 第16页 |
3.2 服务商标权的概念和内容 | 第16-17页 |
3.3 服务商标权的获得 | 第17-18页 |
3.4 服务商标权保护的范围 | 第18页 |
3.5 服务商标权的特点 | 第18-19页 |
4 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理论分析 | 第19-29页 |
4.1 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概念 | 第19页 |
4.2 侵权行为的构成条件 | 第19-20页 |
4.3 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后果 | 第20-26页 |
4.3.1 我国商标法律法规所指出的表现形式 | 第20-22页 |
4.3.2 我国商标法律法规未明确的表现形式 | 第22-26页 |
4.3.3 侵权行为的后果 | 第26页 |
4.4 侵权行为的原因 | 第26-29页 |
5 企业制止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途径 | 第29-33页 |
5.1 行政保护 | 第29页 |
5.2 司法保护 | 第29-30页 |
5.3 两种途径的选择 | 第30-31页 |
5.4 制止侵权行为应注意的问题 | 第31-33页 |
6 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损害赔偿 | 第33-37页 |
6.1 损害赔偿的原则 | 第33页 |
6.2 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 | 第33-34页 |
6.3 侵权赔偿额的理论算法和困难 | 第34-35页 |
6.4 一种新的计算赔偿额的方法 | 第35-37页 |
7 企业防止服务商标侵权行为的对策 | 第37-42页 |
7.1 树立强烈的服务商标意识,是加强服务商标保护的根本 | 第37页 |
7.2 服务商标设计的显著性有益于加强自我保护 | 第37-38页 |
7.3 加强企业内部服务商标管理工作 | 第38页 |
7.4 服务商标与企业字号的一致性 | 第38-39页 |
7.5 采用多样的注册策略 | 第39页 |
7.6 争创驰名服务商标和防止驰名商标的淡化 | 第39-41页 |
7.7 注册后作好《商标公告》的监视工作 | 第41页 |
7.8 服务商标保护和企业“CI”战略相结合 | 第41-42页 |
8 我国服务商标侵权案例 | 第42-48页 |
8.1 餐饮业服务商标侵权案例 | 第42-43页 |
8.2 旅游业服务商标侵权案例 | 第43-44页 |
8.3 百货业服务商标侵权案例 | 第44-45页 |
8.4 教育业服务商标侵权案例 | 第45-48页 |
结束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3页 |
附录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