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基于GIS的土地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第2章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 第14-20页 |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第14-17页 |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14-15页 |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方法 | 第15-17页 |
·评价方法的选取 | 第17-20页 |
·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常用方法 | 第17-18页 |
·基于GIS的图形叠置法的原理 | 第18-20页 |
第3章 泸定县土地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20-37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20-25页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4页 |
·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 第24-25页 |
·评价对象的界定 | 第25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25-28页 |
·评价因子的选取 | 第25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25-28页 |
·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 第28-35页 |
·遥感图像的处理 | 第28-30页 |
·评价因子数据的获取 | 第30-33页 |
·评价数据的标准化 | 第33-35页 |
·泸定县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 第35-37页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 第35页 |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效应 | 第37-47页 |
·土地利用研究的意义 | 第37页 |
·泸定县土地利用现状 | 第37-40页 |
·林地 | 第37-38页 |
·耕地 | 第38-39页 |
·草地 | 第39页 |
·园地 | 第39-40页 |
·工矿仓储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 | 第40页 |
·其他土地 | 第40页 |
·泸定县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第40-44页 |
·耕地变化分析 | 第41-42页 |
·园地、林地、草地变化分析 | 第42页 |
·建筑用地变化分析 | 第42-43页 |
·其他土地面积变化分析 | 第43-44页 |
·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第44-47页 |
·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环境影响 | 第44页 |
·土地利用布局及生态环境影响 | 第44-47页 |
第5章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研究 | 第47-54页 |
·泸定县土地利用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 第47-49页 |
·其他土地的开发与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 第47-48页 |
·加强耕地整理、改善土地生态环境质量 | 第48-49页 |
·草地土地质量改良与用地类型调整 | 第49页 |
·住宅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 第49页 |
·土地利用总体格局初步规划 | 第49-52页 |
·河谷低、中山农工旅综合发展区 | 第50-51页 |
·中山台地谷坡土地利用多种经营区 | 第51页 |
·中山、亚高山林牧矿发展区 | 第51-52页 |
·高山牧业发展区 | 第52页 |
·贡嘎山自然保护旅游区 | 第52页 |
·土地生态环境保育措施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