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园要素与现代城市住宅设计初探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图表索引 | 第10-15页 |
| 1 绪论 | 第15-20页 |
| ·研究的社会背景 | 第15-16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9页 |
| ·论文简要框架 | 第19-20页 |
| 2 人与自然的辩证 | 第20-36页 |
| ·人与自然的关系 | 第20-25页 |
| ·人从属自然 | 第20-21页 |
| ·人征服自然 | 第21-23页 |
|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 第23-25页 |
| ·传统民居中人与自然的和谐 | 第25-28页 |
| ·风水理论与建筑选址 | 第25-26页 |
| ·内外交融与虚实相生 | 第26-27页 |
| ·因地制宜与适应气候 | 第27-28页 |
| ·现代城市住宅发展中人与自然的疏离 | 第28-31页 |
| ·现代城市住宅竖向发展模式 | 第28-29页 |
| ·现代城市居住模式的转变 | 第29-31页 |
| ·传统院落民居的现状 | 第31页 |
| ·现代人的“栖居”梦 | 第31-34页 |
| ·城市住宅设计发展 | 第32-33页 |
| ·绿色生态设计观 | 第33-34页 |
| ·住宅的人文价值 | 第34页 |
| ·小结 | 第34-36页 |
| 3 传统庭园的启示 | 第36-52页 |
| ·传统庭园特征分析 | 第36-42页 |
| ·传统庭园释义 | 第36-37页 |
| ·传统庭园类型 | 第37-40页 |
| ·传统庭园的空间表达 | 第40-42页 |
| ·传统庭园构成要素 | 第42-48页 |
| ·围合要素 | 第42-43页 |
| ·景观要素 | 第43-46页 |
| ·生态要素 | 第46-48页 |
| ·传统庭园的未来继承 | 第48-50页 |
| ·传统庭园的生态价值 | 第48页 |
| ·传统庭园的生活价值 | 第48-49页 |
| ·传统庭园的人文价值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2页 |
| 4 结合庭园要素的现代城市住宅设计 | 第52-91页 |
| ·现代城市住宅立体化庭园营造 | 第52-66页 |
| ·现代城市住宅对传统院落民居原型的借鉴 | 第52-54页 |
| ·现代城市住宅院落形态 | 第54-57页 |
| ·现代城市院落居住模式的意义 | 第57-58页 |
| ·立体化庭园概念的提出及营造原则 | 第58-60页 |
| ·现代城市住宅立体化庭园类型 | 第60-66页 |
| ·庭园要素的现代空间表达 | 第66-83页 |
| ·营造住区空间序列 | 第66-68页 |
| ·庭园“外交” | 第68-71页 |
| ·利用花园灵活入户 | 第71-72页 |
| ·现代三合院式敞厅住宅 | 第72-74页 |
| ·巧用阳台花园组合空间 | 第74-79页 |
| ·可变庭园可变住宅 | 第79-81页 |
| ·丰富屋顶花园层次 | 第81-83页 |
| ·小结 | 第83页 |
| ·庭园要素与住区景观设计 | 第83-89页 |
| ·住区水景设计 | 第84-86页 |
| ·住区围合界面 | 第86-87页 |
| ·住区植物造景 | 第87-89页 |
| ·小结 | 第89-91页 |
| 5 庭园要素与建构技术 | 第91-121页 |
| ·种植屋面建构要点 | 第91-101页 |
| ·种植屋面基本构造及类型 | 第91-92页 |
| ·种植屋面防排水设计 | 第92-95页 |
| ·种植屋面新技术一瞥 | 第95-101页 |
| ·庭园铺装设计 | 第101-111页 |
| ·庭园铺装的功能与形式 | 第102-105页 |
| ·空中庭园铺装设计要点 | 第105-108页 |
| ·庭园铺装艺术 | 第108-111页 |
| ·空中庭园植物配置与小品 | 第111-120页 |
| ·空中庭园植物配置及装饰方式 | 第111-114页 |
| ·垂直绿化设计 | 第114-117页 |
| ·庭园小品 | 第117-120页 |
| ·小结 | 第120-121页 |
| 6 结语 | 第121-123页 |
| 致谢 | 第123-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27页 |
| 附录 | 第127-129页 |